白细胞数和中性粒细胞数减少有何临床意义?
2025年11月01日
99 白细胞数和中性粒细胞数减少有何临床意义?
白细胞总数低于4×109/L,称为白细胞减少。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1.5×109/L,称为粒细胞减少症;低于0.5×109/L,称为粒细胞缺乏症。
引起白细胞数和中性粒细胞数减少的原因如下。
(1)感染:特别是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如伤寒、副伤寒等;某些病毒感染,如流感、病毒性肝炎、水痘、风疹等;某些原虫感染,如疟疾、黑热病等,均可引起白细胞减少。
(2)血液系统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非白血性白血病、巨幼细胞贫血、严重缺铁性贫血等,白细胞减少,同时常伴有血小板及红细胞减少。
(3)物理化学因素损伤:如 X线、γ射线、放射性核素等物理因素;化学物质如苯、汞、铅等;化学药物如氯霉素、磺胺、抗肿瘤药、抗糖尿病药等均可引起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减少。
(4)各种原因引起的脾增大及其功能亢进:如门脉性肝硬化、淋巴瘤等,常见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减少。
(5)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遇到白细胞数和中性粒细胞数减少,首先要复查。如持续性显著减少,应到医院相关科室就诊,及时查明病因,实施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