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肺通气功能?

354 什么是肺通气功能?

肺通气功能又包括每分钟静息通气量、最大通气量、用力(时间)肺活量和最大呼气中段量:

(1)每分钟静息通气量(VE)

①概念:等于潮气量乘以呼吸频率。

②正常参考值:男性(6668±200)ml,女性(4217±160)ml。

③临床意义:超过10升表示通气过度;低于3升表示通气不足。但通气量正常,肺功能不一定正常,因为它不但受呼吸频率和幅度的影响,还受无效腔气量的影响。正常时进入肺的气量并不全部参与气体交换,肺容量中呼吸性细支气管及其以上的呼吸道不参与气体交换,视为无效腔。只有进入细支气管和肺泡的通气才参与气体交换,称为肺泡通气量。

正常无效腔含气量约150ml,无效腔与潮气量的比值正常为0.3~0.4。比值小则有效通气量相对增加;比值大则有效通气量减少。

(2)最大通气量(MVC)

①概念:是单位时间内所能呼吸的最大气量。

②正常参考值:男性(104±2.71)L/min,女性(82.5±2.17)L/min。

③临床意义:MVC降低见于气道阻塞和肺组织弹性减退;呼吸肌力降低和呼吸功能不全;胸廓、胸膜、弥漫性肺间质疾病和大面积肺实质疾病。

(3)用力(时间)肺活量(FVC)

①概念:是指深吸气至肺总量后,以最大用力、最快速度所能呼出的全部气量。临床上常用的指标是一秒钟用力呼气容量(FEV1.0),以及一秒钟用力呼气容量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0/FVC%)。

②正常参考值:FEV1.0:男性(3197±117)ml/s,女性(2314±48)ml/s;FEV1.0/FVC%>80%。

③临床意义:阻塞性通气障碍FEV1.0/FVC%降低;限制性通气障碍FEV1.0/FVC%增加。

(4)最大呼气中段量(MMEF或MMF)

①概念:是由FVC曲线计算得到的用力呼出肺活量25%、75%的平均流量。

②正常参考值:男性(3452±1160)/s,女性(2836±946)/s。

③临床意义:MMF降低反映小气道阻力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