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腹血糖检测有何临床意义?
2025年11月01日
160 空腹血糖检测有何临床意义?
糖尿病,是当前发病率很高,对人们健康危害很大的一种疾病。空腹血糖的检查,是诊断糖尿病最常用和最重要的方法,而且具有方便、可靠的特点。
正常参考值:空腹血糖3.9~6.1mmol/L。
临床意义:血糖检测是目前诊断糖尿病的主要依据,也是判断糖尿病病情和控制程度的主要指标。
(1)增高
生理性:①进食后或高糖饮食后;②剧烈活动后;③情绪紧张时,均可引起血糖一时性增高。
病理性:确定空腹血糖≥7 mmol/L,在排除其他可以引起血糖升高的因素之后,即可以诊断糖尿病。血糖增高还可见于:①其他内分泌疾病,如巨人症或肢端肥大症、皮质醇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嗜铬细胞瘤等;②应激性高血糖,如颅脑损伤、心肌梗死等;③药物影响,如噻嗪类利尿药、口服避孕药等;④其他,如妊娠呕吐、麻醉、脱水、缺氧、窒息等,均可引起血糖增高。
发现血糖升高,应复查,或做餐后血糖、葡萄糖耐量实验和其他相关检查,以排除糖尿病和引起血糖升高的其他疾病。如仅有血糖偏高,达不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则可能是糖尿病病前的亚健康状态,应提高警惕、加强锻炼、改善生活方式,防止糖尿病的发生。
(2)降低
生理性或暂时性:见于①饥饿或长时间剧烈运动;②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过量。
病理性:见于①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多的疾病,如胰岛B细胞增生或肿瘤、胰腺腺瘤;②升血糖激素分泌不足,如甲状腺、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时;③血糖来源较少,如重型肝炎、肝硬化、肝癌,以及长期营养不良等。
血糖降低,是一种很有风险的病症。如果经常发生,除需要到医院就诊查明病因外,还要采用少吃多餐、慎用降糖药等方法避免发生。此外,身边经常备些糖果、小吃,以防不时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