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钠(Na)测定有何临床意义?

155 血钠(Na)测定有何临床意义?

人体钠约60%存在于细胞外液,30%存在于骨髓中,10%存在于细胞内液。体内的钠主要来源于食物中的钠盐,正常情况下,从食物中摄取的钠远远超过生理需要,一般不会缺乏,多余的钠随尿液排出。血清钠多以氯化钠的形式存在,其主要功能是保持细胞外液容量、维持渗透压及酸碱平衡,并具有维持肌肉、神经应激性的作用。

正常参考值:135~145mmol/L。

(1)降低的临床意义

钠盐摄入减少。长期限盐饮食,如心力衰竭、慢性肾炎等。

钠盐丢失过多。①严重呕吐、腹泻或胃肠造瘘后使消化液丢失过多;②慢性肾炎并发尿毒症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时,均可有大量钠从尿排出;③大量应用噻嗪类或呋塞米等排钠利尿药,使大量钠离子随尿排出;④大面积烧伤时血浆大量外渗而丢钠过多;⑤大量放腹水或出汗过多,也可丢钠使血钠降低。

(2)增高的临床意义:临床较少见。见于脱水、输入含钠盐的液体过多,也可见于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腺垂体肿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脑外伤或脑血管意外等。

血钠异常,也是人体常见的电解质紊乱。平时如因呕吐、腹泻、大量出汗引起低钠,可通过饮食、喝淡盐水予以补充;如发现血钠明显异常,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查明病因,实施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