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蛋白酶原(PG)检测有何临床意义?
2025年11月01日
210 胃蛋白酶原(PG)检测有何临床意义?
PG是胃黏膜特异性功能酶胃蛋白酶的前体,分为PGⅠ和PGⅡ两种亚群。PG检测具有成本低、检出率高、操作简便和无痛苦、易耐受等特点。PG检测可用于胃癌普查的初筛;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筛查;幽门螺杆菌治疗效果的评价;消化性溃疡的复发或治愈的判定;胃癌切除术后复发的判定等。
正常参考值:PGⅠ 67~200μg/L;PGⅡ 0~15μg/L;PGⅠ/PGⅡ >7.5。
临床意义:血清PG水平反映不同部位胃黏膜的功能状态。联合测定PGⅠ、PGⅡ及二者比值,可起到胃底腺黏膜“血清学活检”的作用,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1)PGⅠ是检测胃泌酸腺细胞功能的指针,胃酸分泌增多时PGⅠ升高;胃酸分泌减少或胃黏膜腺体萎缩时PGⅠ降低。据此,可以初步判断消化性溃疡、萎缩性胃炎和胃腺体萎缩等疾病存在的可能。
(2)PGⅡ与胃底黏膜病变的相关性较大(相对于胃窦黏膜)。其升高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疾病有关。
(3)PGⅠ/PGⅡ比值进行性降低,与胃黏膜萎缩的进展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