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目 录
编委会名单
总报告
2019年中国教育网络舆情总报告
一、引言
二、2019年中国教育网络舆情事件分布状况
(一)时间分布呈“双峰型”
(二)事件型舆情集中于各类资源密集区域
(三)意外伤害类事件最为多发,媒体引公众关注校园欺凌
(四)学生仍是舆情高发群体,学校、教育管理部门更多地介入舆情
(五)本科阶段舆情最为高发,小学阶段舆情比重下降
(六)负面舆情数量依旧突出,远超正面舆情数量
三、2019年中国教育网络舆情传播状况
(一)“两微”平台地位稳固,小众平台表现强势
(二)视频传播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拟态环境”易渲染社会极端情绪
(三)总体情感中消极情感占六成,微博情感更加极端化
(四)事件类型影响转发指数,转发层级与信息反馈正相关
(五)短期舆情占主导,舆情峰值日呈“首部聚集、尾部弥散”
(六)传受身份变动不居,各主体运用媒介各取所需、进行互动
四、2019年中国教育网络舆情事件的主要特征
(一)振兴本科教育与期待高质量课堂需求相统一
(二)文教市场发展与个体自主学习需求相统一
(三)推进科研诚信制度化建设与要求学术公平相统一
(四)完善人才培养结构的需要与职业教育发展不规范相对立
(五)平等师生关系与必要惩戒权相对立
(六)查证滞后性与及时知情需求相对立
五、2019年教育网络舆情的启示
(一)参与者媒介素养层级化
(二)舆情曝光策略化
(三)舆情焦点流变化
(四)舆情传播隐喻化
舆情案例专题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
一、舆情概述
二、舆情反馈
(一)媒体观点
(二)教育界内部反馈
(三)网民观点
三、舆情点评
(一)宣传点评
(二)应对建议
8省市发布高考综合改革方案
一、舆情概述
二、舆情反馈
(一)媒体观点
(二)教育界内部反馈
(三)网民观点
三、舆论热议背后机理探析
(一)高考是事关考生利益、教育发展、国家进步的重大议题,自带话题属性
(二)改革成效不容乐观,整体社会情绪较为紧张、舆论较为谨慎
(三)高考已然成为维护社会公平的标杆,当前方案如何确保公平尚未明晰
四、舆情应对点评及建议
(一)应对点评
(二)应对建议
翟天临学术不端事件
一、舆情概述
(一)事件经过
(二)舆情特征
二、舆情反馈
(一)媒体观点
(二)网民观点
三、舆情背后的原因分析
(一)热度:敏感因素叠加,娱情“出圈”成为舆情
(二)深度:权贵抢占资源,触动教育公平红线
(三)制度:把关制度失灵,网民呼吁执法必严
(四)广度:教育评价机制讨论,“唯帽子论”再引反思
四、舆情应对点评及建议
(一)应对点评
(二)应对建议
淘汰“水课”、打造“金课”获好评
一、舆情概述
(一)事件经过
(二)舆情特征
二、舆情反馈
(一)媒体观点
(二)专家观点
(三)网民观点
三、舆论热议背后机理探析
(一)现实问题:“快乐的大学”严重影响高等教育质量
(二)政策布局:打造“金课”是强化本科教育的关键环节
(三)实践过程:政策发布与实施并进导致舆论相互催化
四、舆情应对建议与思考
(一)制度建设层面:全面狠抓落实课程改革、学生学习考核和教师评价改革、教学秩序整顿等
(二)政策发布及执行层面:兼顾各方诉求的同时寻求最佳平衡点,积极借助主流媒体及第三方发声
(三)舆情处置层面:应及时主动应对,恰时做好“化危为机”,扩大正面影响力
确保“舌尖上的安全”,筑牢教育安全防线——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食品安全事件
一、舆情概述
(一)事件经过
(二)舆情特征
二、官方回应及舆情反馈
(一)校方及政府部门回应
(二)媒体报道与专家观点
(三)网民观点
三、舆情背后的原因解析
(一)舆情发酵原因
(二)舆情催化原因
(三)舆情反转原因
四、舆情应对点评及建议
(一)舆情应对点评
(二)舆情应对提升建议
聚焦教育现代化,反思教育领域的科技应用——智能监测设备引入校园事件舆情专题分析
一、舆情概述
(一)舆情背景
(二)舆情特征
二、舆情反馈
(一)媒体专家观点
(二)学校、教师及相关部门回应
(三)网民观点
三、舆情出现的原因
(一)触及“人工智能+教育”社会热点
(二)教学便捷性与隐私安全性的矛盾冲突
(三)不符合“以人为本”的教育规律
(四)媒体对监测功能过度渲染引起恐慌
(五)制度性反思引导话题深入
四、舆情应对建议与思考
(一)执行层面
(二)舆情处置层面
分报告
近十年我国教育网络舆情研究的转向与进路
一、引言
二、我国教育网络舆情研究现状
(一)我国教育网络舆情研究产出趋势
(二)我国教育网络舆情研究热点分析
(三)我国教育网络舆情研究主题分析
三、从研究现状解析我国教育网络舆情研究的多重转向
(一)舆情主体转向
(二)舆情内容转向
(三)舆论平台转向
四、从研究转向特征反思我国教育网络舆情研究的进路
(一)顶层架构:舆情研究转向的理论进路
(二)范式转换:舆情研究转向的参照维度
(三)逻辑进路:舆情研究转向的多维传播演变
近十年我国教育网络舆情热点话题演变研究
一、近十年我国教育网络舆情热点话题主题特征演变
(一)我国教育网络舆情热点话题的定义和研究方法
(二)近十年我国教育网络舆情热点话题的样本来源与主题分布
二、近十年我国教育网络舆情热点话题类型特征演变
(一)教育网络舆情热点话题的数据采集与数据说明
(二)教育网络舆情热点话题的类目构建与数据分析
三、近十年我国教育网络舆情热点话题演变的研究启示与展望
近十年社会心理视域下教育网络舆情思维发展研究
一、社会心理视域下研究教育网络舆情的重要意义
二、社会心理视域下教育网络舆情思维的发展脉络
(一)舆情主体自主性思维强度提高
(二)舆情相关客体正逆向思维协调加强
(三)舆情载体运用发散性思维比重上升
(四)阶段总结
三、教育网络舆情工作启示
2019年大事记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