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建设层面:全面狠抓落实课程改革、学生学习考核和教师评价改革、教学秩序整顿等

(一)制度建设层面:全面狠抓落实课程改革、学生学习考核和教师评价改革、教学秩序整顿等

大学“水课”的存在毋庸置疑,许多网民也纷纷分享了自己上“水课”的经历和体会,淘汰“水课”得到众多支持。当然,课程“水”不“水”的评判应有一个清楚的标准,除了课程本身是否是低阶、陈旧性的,教师是否用心上课等标准外,还应当考虑到某些课程在整体课程体系的设置中是否合理,课程实际的某些环节设置是否合适,课程本身对于学生的意义在何处,等等。对此,应当找寻和探讨合适的标准,实施课程科学评价。同时,对于“金课”的打造和建设,需要树立课程建设新理念,推进课程改革创新。

学生与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直接主体,建设“金课”势必要对学生和教师作出要求,学生需要刻苦努力学习,教师需要潜心育人。对于学生,要切实加强学习过程考核,加大过程考核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完善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有机结合的学业考评制度;对于教师,要改革教师评价体系,修订完善教师评价考核制度,把教学质量作为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绩效考核的主要依据,激励教师做好课堂教学,要改变高校在人才评价中唯科研、唯论文,重科研不重教学的倾向,要处理好科研与教学的平衡关系。

要重视教育教学秩序的整顿落实,认真查找课堂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严管、严抓教学秩序,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时间节点,落实责任到人,把从严管理的规矩立起来、把课堂教学的建设强起来、把课堂教学的质量提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