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舆情特征
2025年08月10日
(二)舆情特征
1.舆情体量大,网媒和微博为主要舆情载体
根据舆情监测系统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2月27日,共有网媒报道28077篇、微博24295篇、App客户端16855篇、微信10410篇、论坛2499篇、报刊572篇、博客96篇、其他364篇。其中网媒、微博和App客户端占据前三位,比重分别为33.76%、29.21%、20.27%,可见新媒体平台是主要的传播载体,网媒、微博为主要舆论场(图2-6-1)。
2.舆情爆发具有突发性和集中性
从2019年的舆情走势图(图2-6-2)看,全年舆情信息量均处于一个低值,但是出现了三个高峰。这三个高峰期对应了三起主要的舆情事件。3月4日,网上曝出广东广雅中学为学生采购3500个智能手环事件。功能强大的智能手环既可以作为门禁卡,还有实时定位、监测学生上课状态、监测睡眠情况等功能。网民对此事进行了广泛讨论。该校回应:还在研究如何科学地使用。网民的讨论和学校的回应引来众多媒体的报道,形成第一次舆情高峰。
图2-6-1 各媒体报道分布图
9月初开学季,一张监测学生上课行为的照片引爆网络,对学生的实时监测受到了网民的指责和质疑。媒体又对中国药科大学引入人脸识别系统进行了集中报道。人脸识别系统引起了网民们对学生隐私泄漏等问题的讨论。中国药科大学的回应和教育部技术司的发声推动了舆情的发展,第二次舆情高峰形成。
第三次舆情峰值出现在10月底至11月上旬,此次舆情高峰出现的起因是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一小学引入“赋思头环”这一智能监测头环。校方的回应、专家的发声、媒体的报道和网民的讨论将此事推向高潮。11月1日是此次舆情信息量最大值的出现时间,当天共产生5562条舆情信息,其中微博平台最为突出,产生了2037条相关舆情信息。
图2-6-2 舆情走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