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舆情特征
据舆情监测系统数据显示,自2018年6月21日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第一次提到把“水课”转变成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金课”以来,截至2019年12月25日,相关网媒报道25920篇、报刊612篇、论坛2062篇、博客195篇、微博13138条、微信14825篇、App 11735篇、视频20条。其中网媒、微信、微博三类平台的报道占比分列前三位,分别为37.48%、21.44%、19.00%(图2-4-1)。
图2-4-1 各媒体平台信息分布图
从舆情走势图看,监测区间段(2018年6月21日至2019年12月25日)内,共出现五次较大的舆情高峰。教育部2018年6月21日召开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陈宝生部长在会上提出,对大学生要有效“增负”,提升大学生的学业挑战度,合理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扩大课程的可选择性,真正把“水课”转变成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金课”,这引发了第一次舆论热议高潮。8月22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指出要全面整顿教育教学秩序,严格本科教育教学过程管理,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引发第二次舆论高潮,并在9月6日达到舆情最高峰。2019年5月13日,江西省教育厅出台《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管理的八项要求》,提出要全面梳理课程教学内容,淘汰“水课”、打造“金课”;非教学需要,禁止学生将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智能终端带入课堂,由此引发第三次舆论热议。9月23日,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出席北京外国语大学非洲学院和亚洲学院成立仪式时透露,在学校连续3年不给本科生上课的教授和副教授,未来会被清理出教师行列;并表示为了让中国的高等教育追上世界上最强的国家,必须让大学的“金专、金课、金师”随处可见,让“水专、水课、水师”无处安身。吴岩司长在此次仪式上的讲话经媒体报道和网民热议引发第四次舆论高潮。9月29日,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指出要全面提高课程建设质量。实施国家级和省级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着力打造一大批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线下、线上、线上线下混合、虚拟仿真和社会实践“金课”。要严把考试和毕业出口关,坚决取消毕业前补考等“清考”行为,不能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要求者不能毕业。教育部印发的这份文件在10月上旬经媒体报道引发第五次舆论热议(图2-4-2)。
值得注意的是,暑假与寒假时段的舆情走势较平稳且舆情信息量相对较少;上学期间舆情信息量较多且学期初与学期末易出现较高舆情热度。舆情的出现、爆发、平息与学生和教师等主体是否聚集在校、政策是否发布与实施、学生毕业季是否来临等因素息息相关,从而在整体上形成“大高峰不绝,小波峰不断”的舆情态势。
图2-4-2 舆情走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