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面舆情数量依旧突出,远超正面舆情数量

(六)负面舆情数量依旧突出,远超正面舆情数量

课题组对232起事件型舆情事件的性质进行划分,由于中性舆情事件与正面舆情事件的界限模糊,但无论中性还是正面舆情,都与负面舆情有明显的区分,因此仅可将舆情事件的性质仅划分为负面或非负面两类。如图1-1-7,全年负面舆情事件共计172起,较2018年增加了17起,约占事件型舆情事件总数的74%;非负面舆情事件共计60起,较2018年减少了8起,约占总数的26%。

图1-1-7 2019年中国教育网络舆情事件性质分布图

(数据来源:清博大数据舆情系统)

从负面舆情涉及的事件类型来看,主要集中在意外伤害、校园管理、招生就业、校园欺凌和后勤保障五类舆情中。其中,意外伤害类负面舆情最为突出,2019年出现了许多学生攻击甚至杀害老师的事件,这一现象值得注意,全年共计44起,约占全年负面舆情总数的25.58%;其次是校园管理类负面舆情,全年共计22起,约占总数的12.79%;招生就业类、校园欺凌类负面舆情也是全年负面舆情多发领域,各有20起,约各占总数的11.63%;后勤保障类负面舆情,共计17起,约占总数的9.88%。负面舆情常常发生在以食品安全、校园暴力为代表的生命健康安全方面和以升学就业为代表的教育公平方面,这些事件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直接相关,因此在出现问题时,常常会引发公众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从涉事学段进行分析发现,发生负面舆情最多的学段是小学学段,该学段全年出现40起负面舆情,约占全年负面舆情事件总量的23.26%;其次是本科学段,共发生负面舆情38起,约占总数的22.09%。高中、学前、研究生、初中四个学段属于负面舆情高发的第二梯队,高中学段全年出现负面舆情24起,约占总数的13.95%;学前和研究生学段全年出现负面舆情各20起,约各占总数的11.63%;初中学段全年出现负面舆情17起,约占总数的9.88%。专科学段涉及的负面舆情较少,仅4起,另有9起负面舆情事件无法归入上述学段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