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师及相关部门回应

(二)学校、教师及相关部门回应

1.广雅中学回应:还在研究如何科学地使用

3月5日,广雅中学对采购3500个智能手环事件发布《关于我校采购智能手环项目情况的说明》,称该手环是为了适应新高考改革实施的选课走班制对教学管理的需求,在原有的校园“一卡通”系统基础上升级而来。该智能手环只在部分教学环境中或学生有需要时才使用或佩戴,功能主要是获取选课走班及课程安排相关信息,关注学生体质健康,以及在考勤、用餐、图书借阅等环节为学生提供便利。并表示,目前校方还在对如何更好地科学使用手环进行研究与充分论证,将继续广泛听取学生、家长、老师和专家的意见。

2.中国药科大学相关人员声称:不存在“侵犯隐私”

中国药科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教学最关键的是老师的教学质量,通过人脸识别可以看到学生是否玩手机,是否发呆,是否看别的书,并以此为根据评价教学质量。中国药科大学图书与信息中心主任许建真在回应媒体采访时说:“为了(敦促)你学习,你还抱怨,请问你还是学生吗?”他表示学校之前已向公安部门和法务部门咨询,由于教室属于公开场所,因此不存在“侵犯隐私”的说法。

3.金东区涉事小学教师回应:监测头环只是辅助工具

金华市金东区该涉事小学一教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有一个班已经使用该监测头环一年了,学校开设这个班,家长和学生都没有反对意见,学生也没有身体不适。就效果而言,注意力确实比之前集中一些,老师们也只是把这个当作一个辅助工具,并不是出于监控的目的。

4.金东区教育部门回应:事先并不知情,已责令暂停使用

金华市金东区教育体育局副局长施有根对智能监测头环事件回应表示,这些设备进入校园时,学校没有到教育体育局备案,教育部门事先并不知情,至于该设备入校时,是否获得了大多数家长的同意,他们也不清楚。金东区教育局负责人则回应已介入此事,责令学校暂停使用,并让全区学校进行自查,确保智能监测头环收集的数据不会外流,不会泄露孩子个人隐私。

5.某高中老师声称:人脸识别系统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

一位从教近10年的高中老师杨妮(化名)对《法制日报》记者说,初、高中学生上课自觉性比较差,需要老师的督促,如果上课期间需要老师不停地维持课堂纪律,那么课堂质量就会有所降低。传统的点名方式浪费时间,效果也不佳。从这个方面来说,在教室安装人脸识别系统确实能帮助老师维持课堂的秩序,从而使老师专心把精力放在对课堂内容的把控上,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