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媒体观点

(一)媒体观点

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引发媒体高度关注。媒体高度聚焦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内容,从多方面解读讲话中的重要论断,高度赞誉总书记对加强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一系列重要部署,同时还积极报道全社会传达贯彻学习会议精神的盛况。

1.高度聚焦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内容

各级媒体高度聚焦总书记讲话内容,并发布解读文章。央视《新闻联播》18日发布报道,时长13分,报道称,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事关党和民族的千秋伟业,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断高度概括了思政课程的战略地位,意义深远,在教育工作者中引起了强烈共鸣。新华社评论文章称,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政课,需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这“八个相统一”,深刻总结了思政课建设长期以来形成的规律性认识和成功经验,构成一个紧密联系、有机统一的整体。只有系统、深刻把握其精髓要义和科学方法,才能扎实推进新时代思政课守正创新。

《光明日报》评论称,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师资队伍建设。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使命。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2018年,他又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师德师风建设应该是每一所学校常抓不懈的工作,既要有严格制度规定,也要有日常教育督导。”这些重要论述,是我们做好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的根本遵循。

2.高度赞誉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一系列重要部署

新华社评论员发表文章称,习近平总书记18日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深刻阐明学校思政课的重要意义,就如何办好新时代思政课作出部署、提出要求,为做好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了重要遵循。教育部官网发文称,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重视,充分表明了党中央对办好思政课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为推进中小学思政课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微信公众号“侠客岛”(账号主体:人民日报·海外版)发文称,青少年时期,是思维最活跃的时候,但社会阅历又较少,对社会感知却最敏锐,对各类社会现实问题尤为敏感,且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在面对国内外各类风险的时候,思想的统一、内部的团结尤为重要。这其中,学校又是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意义就尤为凸显了。《青海日报》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不仅肯定了广大思政课教师的重要价值,为他们理直气壮讲好思政课鼓足了干劲,而且为推进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提供了思想指引。在新时代,要巩固好这个主渠道和主阵地,就必须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多措并举整体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

3.关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在全社会引发的热烈反响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在全社会引发热烈反响。《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办好思政课的重大意义,深入分析了教师的关键作用,明确提出了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大要求。讲话在网上引发热烈反响,网友纷纷表示,这次讲话坚定了广大思政课教师把思政课办得越来越好的信心和决心,为我们推进思政课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新华社文章称,与会代表纷纷表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立德树人 培根铸魂——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引发热烈反响》,时长3分28秒,称总书记高屋建瓴地阐明了开好思政课的长远意义,深入浅出地分析了课程改革创新和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要点,在全国大中小学引发热烈反响。央广网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全国大中小学引发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天津日报》称,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在天津市教育界引发热烈反响。大家表示,一定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通过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4.密集呈现各地各单位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盛况

人民网、央视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等刊发《教育部召开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座谈研讨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山东省委书记主持召开全省加强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座谈会》《河北省干部群众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重要讲话》《济南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四川高校统一战线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专题会议在四川师范大学召开》等文,关注各地各单位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盛况。

教育部官网发文称,各地中小学校要把思政课建设摆在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切实推动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中小学落地生根。一要坚定“主心骨”,加强党对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全面领导,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中小学不折不扣得到贯彻执行。二要唱响“主旋律”,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学生头脑,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为学生打好底色,厚植红色基因,培养学生从小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深厚情感。三要守好“主阵地”,坚持全科育人,从课程教材、教育教学、考试评价等方面系统推进中小学思政课改革创新,务求取得实效。四要建强“主力军”,加强中小学思政课师资建设,抓好培养培训、队伍配备、职称改革等工作,切实发挥好思政课教师的关键作用。《中国教育报》发文称,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在日前召开的山东省加强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了“硬要求”,他要求结合山东实际,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特别要按照“八个相统一”的要求,加强正面教育引导、理论联系实际、继承改革创新,把事实讲清,把道理讲实,把理论讲活,切实提高思政课的教育教学质量。

5.认为广大思政课教师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舆论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提出了“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新要求。《光明日报》评论称,这既是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授课水平的衡量标准,也为思政课教师提高授课能力提供了努力方向。教师是办好思政课的关键,广大思政课教师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传道者,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不断总结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光明网发表评论文章《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新华网、人民网和中国网等纷纷转发。文章提到,思政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而且必须提高水平,这关系到学生的个人成长,更关系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人民日报》评论称,思政课建设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系列规律性认识和成功经验,为思政课建设守正创新提供了重要基础。有了这些基础和条件,有了这支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把思政课办得越来越好。微信公众号“侠客岛”发文称,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这是开好思政课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提了六点要求: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而这最要紧的还是第一条“政治要强”,要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这个关键还是要内外合一。“你讲思政课,是不是真信、真懂、真用?是不是发自肺腑地认同、赞赏?如果思政课的老师对自己所讲的怀有真诚的信仰,那么他的一举一动,是真正具备感染力的。”《教育导报》发文称,专业精良的教师队伍是思政课教育的关键,教师队伍首先要保证坚定的政治立场,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时刻向学生传递正能量;教师还应该注重提高自身素养,做一个高素质的社会公民,做好学生的榜样。

《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称,一位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的专家在网上发表评论,说:“思政课是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阵地,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干渠道,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课程。思政课事关意识形态工作大局。”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才之成出于学。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解放军报》客户端发表文章《解放军报评论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文章生动地讲到,在青少年阶段这个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其知识体系搭建尚未完成,价值观塑造尚未成型,情感心理尚未成熟,如果“阳光”“水分”跟不上,就会耽误一季“庄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