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处置层面:应及时主动应对,恰时做好“化危为机”,扩大正面影响力
2025年08月10日
(三)舆情处置层面:应及时主动应对,恰时做好“化危为机”,扩大正面影响力
为解决高校本科教学中教师精力投入不到位、学生精力投入不到位、教学管理服务不到位、本科教学有关政策支持不到位等突出问题,2019年5月13日,江西省教育厅出台《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管理的八项要求》,提出要全面梳理课程教学内容,淘汰“水课”,打造“金课”;非教学需要,禁止学生将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智能终端带入课堂,禁止学生在课堂使用移动智能终端设备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此项规定一出,中国青年报、中国新闻周刊、广州日报、头条新闻等官方微博纷纷携带话题“江西本科生手机禁入课堂”发文,引发大量舆论关注,网民关注重点聚焦于手机禁入课堂,且纷纷表示不赞同此类做法,舆论偏向负面。在此事件中,江西省教育厅出台文件的出发点固然不错,但在某些政策措施具体实施上确有“一刀切”之嫌,经媒体报道转载,致舆论重点较预期偏移。在此种情况下,首先应第一时间介入与发声,及时主动地应对舆论,化被动为主动。但在负面舆情持续发酵的局面下,江西省教育厅未能及时地应对负面舆论,而是任由其自然发酵与平息,这是不可取的。一些舆情固然性质偏向负面,但不代表就能置之不理,其高涨的热度既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扭转局势的机遇。若涉事主体能在舆情事件发生后的应对中发掘宣传机会,恰当嵌入正面元素,借助热点舆情事件影响力进行推广,或将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就此次事件而言,如能在应对中发掘宣传机会,恰当嵌入如淘汰“水课”、建设“金课”、确保教授全员给本科生上课等正面元素,并借助热点舆情事件的高度影响力进行积极推广,负面舆情是存在被“逆转”的可能性的,舆情处置效果也将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