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反转原因

(三)舆情反转原因

1.澄清的形式多样,信息权威科学

3月17日成都联合调查组线下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最新调查结果以及相关数据,对事件全过程进行说明解释。会上公布的食堂监控、造假照片与食堂食品照片的对比、家长的供述以及警方对涉嫌造谣人员的通报都是舆论反转的重要因素。同时,针对大众对食品检测结果的质疑,有关部门就检测项目、取样过程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说明。对质疑有力的回应使政府公信力得到了一定的恢复。食堂监控视频的公布以及政府相关部门的权威回应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舆情事件的恶化,促使舆情趋向理性。

2.部分民众媒介素养提高,保持理性态度

新媒体传播信息的广阔性、即时性以及互动性极大地满足了大众对信息的需求,面对舆论空间的热点议题,受众的参与热情越来越高。但是随着近几年反转新闻事件频频发生,部分民众媒介素养明显提高,对于热议的舆论话题始终保持较为理性的态度,常常摆出“让新闻飞一会”的态度对事件持观望或者质疑态度。在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食品安全事件中,面对家长的爆料以及部分媒体的新闻报道,部分群众并没有急于表达自己的愤怒,而是对家长的表述以及媒体的报道表示质疑,对那些不令人信服的内容进行批判性评论,他们对事件的“凝视”是推动事实真相的积极力量,也为舆情的理性回归提供了有利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