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网络舆情热点话题的类目构建与数据分析
为使数据采集更规范和更具操作性,笔者将简要介绍数据的采集标准及具体数据类目的建构情况。本次研究共设置4个采集类目,分别是教育网络舆情每年的热点话题、每个热点话题的舆情概述、单个热点话题特征词、热点话题类型。具体示例见表3-2-9。
表3-2-9 教育网络舆情热点话题类目构建数据样本示例
1.近十年我国教育网络舆情热点话题的类目构建
根据课题组所搜集的近十年新闻报道样本所提炼的主题,结合《中国教育网络舆情发展报告2019》的分类,综合网络舆情自身特点,将热点话题分为校园管理、招生就业、教学事务、后勤保障、师德师风、学术不端、意识形态、教育改革、教育腐败、意外伤害、教育成就、校园欺凌、其他话题等13个类目。以下为各类目的简要介绍:
(1)校园管理。学校对本校的教育、教学、科研、后勤和师生员工等各项工作进行总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的活动与行为。
(2)招生就业。通过全国统一高中考试,学校根据当年报考的情况来划定录取分数线,最终决定录取的新生,并安排与指导、帮助、管理学生就业的行为。
(3)教学事务。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共同承担教学管理工作,对教学过程各要素加以统筹,使之有序运行,提高效能的事务性管理。
(4)后勤保障。学校为教学、科研、师生员工提供物资及生活服务的各项工作的计划、组织和控制活动。
(5)师德师风。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
(6)学术不端。学术界的一些弄虚作假、行为不良或失范的风气,或指某些人在学术方面剽窃他人研究成果,败坏学术风气,阻碍学术进步,违背科学精神和道德,抛弃科学实验数据的真实诚信原则,给科学和教育事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极大损害学术形象的丑恶现象。
(7)意识形态。公民对事物的理解、认知,在讨论关涉教育网络舆情议题时所体现的观念、观点、概念、思想、价值观等。
(8)教育改革。教育部门针对我国教育现状所发生的话题作出的一切有意义的转变。教育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各级各类教育。
(9)教育腐败。教育管理官员在职位上作风不正、行为不正当引起的政治和社会问题。也指由作风不正而产生的结党营私、徇私枉法、颠倒黑白等各种犯罪。
(10)意外伤害。因意外导致身体受到伤害的话题,指受到外来的、突发的、非本意的、非疾病的使身体受到伤害的客观话题。
(11)教育成就。我国在综合部分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初等教育、幼儿教育、特殊教育、成人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的分布、历年教育经费和基建投资等部分所取得的重大进步和主要成果。
(12)校园欺凌。发生在校园内外、学生之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行为。
(13)其他话题。关涉弱势群体利益、自然灾害、民族团结的社会话题等。
2.近十年我国教育网络舆情热点话题的类型特征分布
通过构建数据类目,笔者整理得出2010—2019年我国教育网络舆情热点话题类型分布数量表,总样本数量为830个,通过导入Excel使用数据透视表分析可知,我国教育网络舆情热点话题类型年度分布见表3-2-10。
表3-2-10 2010—2019年我国教育网络舆情热点话题类型年度分布数量表
近十年来,校园管理、招生就业、教学事务、意外伤害类型话题整体上看均为各年度热点话题。教学事务类热点问题近十年热议频次逐年上升,可见我国教育部门与高校对教学、课程管理等的要求更为严格,相应地,公众与家长对学校人才培养与课程建设也更为关注。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重点强调要全面落实高校思想政治建设,并把教育学列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重点学科。在全面的政治意识普及与思想道德教育下,我国意识形态方面问题占比呈逐年下降趋势。而由于我国处于全面推行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改革时期,在学前教育、城乡义务教育、职业教育、本科教育、教材改革等方面亦成效颇丰,教育改革话题逐年增多。
分析发现,我国教育网络舆情热点话题在时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大部分舆情话题聚焦于特定月份。如每年的热点话题主要集中在4月、6月、9月这三个时间段。把握这些舆情话题聚焦的时间分布规律,对于我国教育网络舆情监测和引导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月度分布见表3-2-11:
表3-2-11 2010—2019年我国教育网络舆情热点话题类型月度分布数量表
4月舆情热度较高的主要原因可能是:4月为春季开学不久,刚刚经过春节和寒假,一切事务亟需调整,如教学规划问题、课程建设问题、学生与社会举报的学术不端问题、学生假期归来尚未收心而校园管理尚未同步落实所产生的学生意外伤害和非自然死亡问题。
6月舆情话题的类型相较4月略有不同,其话题类型主要聚焦招生就业、学校后勤保障、意识形态与国家安全、教育改革等问题。6月为我国高考月,从2010—2019年6月的话题特征词分布状况可知,有关“替考”“作弊”“自主招生”“教育公平”“师德师风”的热词均集中于6月。而6月同样为各大学校的春季学期末考试和毕业季,故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以及与搬迁离校相关的后勤保障问题容易引发热议。至于意识形态与国家安全的话题是否因6月的教学与管理活动安排而出现高热度,现有数据并不能完全说明。囿于意识形态问题是偏向现象化、网络化的问题,其在表3-2-11中的比重整体偏低,很难从中发现普遍性规律。
9月较为显著的热点话题类型为教学事务、师德师风、校园管理、教育改革。9月为秋季学期伊始,除需要处理新学期新的教学安排与事务外,还需处理因高考新生入学、学费收缴管理、实习生返校维权及暑期意外伤害所导致的舆情长尾问题。9月恰逢中小学升学、高考新生入学的重要阶段,教育部亦在此期间针对现有问题颁布系列政策性与规定性文件。表3-2-12为笔者结合LDA主题模型所抽取的话题特征词和话题类型而提炼的月度关键词分布表。
表3-2-12 2010—2019年我国教育网络舆情热点话题月度关键词分布表
结合表3-2-12可知,2月份月度关键词并不显著,且2月所发生的热点话题占历年热点话题总量的比重相对较低。通过细致切分表3-2-12,目前尚只能从较为典型的4月、6月、9月、10月等月份分析出教育管理与教育变革中的重要问题,其他月份在类型演变方面,可能受限于样本数量与所获取单个热点话题在当年的指数热度而无法得出精确结论,故不做规律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