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阶段舆情最为高发,小学阶段舆情比重下降
如图1-1-6,为更全面地反映教育网络舆情事件的学段分布,课题组参考中国学历教育类别将教育学段划分为学前、小学、初中、高中、专科、本科、研究生阶段以及其他。因某些事件涉及多个学段,共得到267个数据,去除数据的重叠部分后得到232个数据。
图1-1-6 2019年中国教育网络舆情事件教育学段分布图
(数据来源:清博大数据舆情系统)
本科阶段的教育网络舆情事件发生频率最高,共62起,约占事件型舆情事件总数的26.7%;小学阶段舆情事件数量为45起,位居第二,约占总数的19.4%;发生在研究生阶段、高中阶段的舆情事件数量分别为40起和35起,占总数的比例分别约为17.2%、15.1%;发生在初中阶段、学前阶段的舆情事件数量分别为26起和23起,分别约占总数的11.2%、9.9%。专科阶段的舆情事件数量最少,为7起,仅约占总数的3.0%。此外,发生在难以界定教育阶段的舆情事件为29起,占总数的12.5%。
与2018年相比,发生在学前阶段、中学阶段(初中和高中)与其他阶段的舆情事件比重均有所增加,分别增长了6.4%、6.8%和7.7%。发生在学前阶段的舆情事件以后勤保障和意外伤害类为主,高中阶段则是意外伤害和招生就业类舆情突出,其他阶段中教育成就和学术不端类舆情占大多数。发生在小学阶段的舆情事件同比下降了约3.5%,以意外伤害和校园管理类舆情为主。
2019年事件型舆情事件发生数量最多的学段依旧是本科阶段。本科阶段多数学生第一次离开家庭到外地求学,校园环境与生活相比中学阶段更为复杂。另外学生活动更加自由,发生意外伤害类和校园管理类事件的可能性相比其他学段更大。同时学生维权意识较强,媒介使用行为更加普遍,能够运用自媒体等工具在网络平台发声使事件得到曝光,达到维护自身权益的目的,因此本科阶段发生的舆情事件数量最多。
本次分析中,课题组单列了“研究生阶段”这一教育学段。发生在研究生阶段的舆情事件数量约占事件型舆情事件总数的17.2%,位居第三。2019年研究生阶段的教育网络舆情事件以涉及学术不端类为主,例如,翟天临学术不端事件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广泛讨论。另外研究生属于最高的学历水平,相关教育舆情事件多发生在省级或副省级以及地级市等行政级别较高、教育资源丰富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