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伤害类事件最为多发,媒体引公众关注校园欺凌

(三)意外伤害类事件最为多发,媒体引公众关注校园欺凌

课题组对2019年收录的306起教育网络舆情事件进行类型划分。首先将所有事件划分为事件型舆情和政策型舆情,其中事件型舆情232起,占舆情事件总数的75.8%;政策型舆情74起,占舆情事件总数的24.2%。与2018年相比,事件型舆情事件的比重略有上升,但两类事件的占比变化不大,变动幅度约为5.5%。

按照事件的主要矛盾或其核心涉及的领域进行划分,课题组将232起事件型舆情划分为13个类型,分别是:教学事务、招生就业、后勤保障、校园管理、师德师风、学术不端、意识形态、教育改革、教育贪腐、意外伤害、教育成就、校园欺凌、其他,如表1-1-1。

表1-1-1 事件型舆情的类型划分及主要范围

续表

(数据来源:清博大数据舆情系统)

如表1-1-2,2019年意外伤害和招生就业类舆情事件多发,与校园管理类舆情共同成为全年舆情高发类型,共计109起,约占全年事件型舆情总数的47%。其中意外伤害类事件多达45起,位居各类舆情事件数量第一,约占全年事件型舆情总数的19.4%;校园管理类事件和招生就业类事件各有32起,并列第二,约各占全年事件型舆情总数的13.8%。

表1-1-2 2019年事件型舆情事件的类型分布情况表 单位:起

(数据来源:清博大数据舆情系统)

校园欺凌问题关注度显著提升,成为热门教育舆情话题,与后勤保障、教育成就、师德师风和学术不端问题列属全年舆情事件类型的第二梯队,总计79起,约占全年事件型舆情总数的34%。其中校园欺凌与后勤保障类舆情事件各有20起,各约占总数的8.6%,比重较大;教育成就类舆情事件16起,约占总数的6.9%;师德师风问题共计13起,较2018年有明显下降,约占总数的5.6%;学术不端问题则呈现上升趋势,共计10起,约占总数的4.3%。

教学事务、意识形态、教育改革和教育贪腐四类舆情事件的数量相对较少,共计23起,约占总数的9.9%,同属全年舆情事件类型的第三梯队。其中教学事务引发的舆情事件相对较多,共计9起,意识形态问题和教育改革过程中出现的舆情事件各5起,教育贪腐事件4起,分别占总数的3.88%、2.15%、2.15%和1.72%。

2019年,因恶意伤害、危险行为等致人身心遭受伤害甚至死亡的意外伤害事件成为全年的多发事故,值得注意的是全年校园欺凌事件的集中曝光,《人民日报》评价电影《少年的你》,称其“把校园霸凌带入公众视野”,引起了公众对这一领域的关注。此外,伴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大力推进,招生就业舆情事件也较为突出。而自翟天临事件后,科研学术领域持续震荡,学术不端事件数量较2018增幅较大,约为42.86%。相较2018年,师德师风、教育改革、教育贪腐以及意识形态四类舆情事件的数量均有所回落,其中师德师风舆情有明显回落,降幅约为62.86%;其次是教育改革,降幅约为58.33%;再次是教育贪腐,降幅约为50%。

观察不同季度的舆情类型的数量,课题组发现意外伤害类舆情成为最高发的舆情类型,第一季度11起,约占该季度舆情事件总数的17.5%;第二季度为全年最多,共14起,约占该季度总数的22.58%;第三季度为全年最少,共9起,约占该季度总数的17.6%;第四季度11起,约占该季度总数的19.6%。校园管理和招生就业舆情也是多发舆情,校园管理舆情在第一季度共11起,约占该季度舆情事件总数的17.5%,第二季度共11起,为该季第二,约占该季度舆情事件总数的17.7%;招生就业舆情在第一季度也为11起,约占该季度舆情事件总数的17.5%,第三季度共8起,为当季第二,约占该季度舆情事件总数的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