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传入中国
瑜伽是随着佛教的传入而传入中国的。
瑜伽与佛教有着较深的渊源。公元前6世纪,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诞生,原名乔达摩·悉达多,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的太子。其父是国王净饭王。当时,古印度北部正是印度的瑜伽教派兴盛的时期。据佛教有关释迦牟尼生平的记叙,释迦牟尼出家之初,就跟随瑜伽行者修炼瑜伽,学习禅定,以此为达到解脱的途径。他学修“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都获得了成就。但他发现这两种定都不是究竟之道。释迦牟尼是在古印度传统的瑜伽禅思的基础上,创立了佛教思想,佛教采用瑜伽始于释迦牟尼,但是释迦牟尼不以瑜伽为达到解脱的唯一方法,须要配合戒和慧,要有正见。佛教经论中有丰富和比较系统的关于瑜伽的理论、方法的阐述。
汉明帝永平七年(公元64年)派遣使者十二人前往西域访求佛法。公元67年他们同两位印度的僧人迦叶摩腾和竺法兰回到洛阳,带回经书和佛像,开始翻译了一部分佛经,相传就是现存的《四十二章经》,是《阿含经》的节要译本。唐代贞观年间,玄奘西行求佛法,贞观五年,玄奘到达纳兰陀寺拜戒贤为师,得以传授《瑜伽师地论》。
由于瑜伽是伴随着佛教传入中国的,故而在相当长一个时期比较神秘,不为大众所了解。
当代瑜伽的流行,得益于一位瑜伽修炼者——张蕙兰,以及现代传媒——中央电视台的推广。从1985年到1999年,通过中央电视台每天早上和晚上30分钟的节目,张蕙兰和瑜伽走入了中国的千家万户,平民大众开始认识瑜伽,伴随着雨后春笋的瑜伽机构出现,人们开始接触瑜伽、了解瑜伽、接受瑜伽。张蕙兰也就成为中国大陆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蕙兰老师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当代中国瑜伽之母。
由于瑜伽在练习场地、练习器械、练习时间等方面没有很高的要求,入门易、见效快,适应中国大众现阶段生活水平及健身需求,因而发展很快。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一线城市的健身房中有了为大众服务的健身瑜伽。随后,形形色色的瑜伽馆和瑜伽培训机构也应运而生。进入21世纪,出现了为瑜伽修行者服务的静修中心。三十多年来瑜伽在中国的发展是快的,然而作为市场现象是乱的,没有一定规范;作为文化现象是肤浅的,缺乏系统和深入的研究。2010年江西理工大学朱凌艳副教授开设瑜伽课程,同年成立凌子瑜伽工作室……
2015年5月15日下午,李克强总理与印度总理莫迪来到天坛祈年殿前,与400多名两国太极、瑜伽爱好者交流互动并观看了演练。一个行云流水,一个柔韧舒展,太极和瑜伽这两大东方文化瑰宝交相辉映。
2015年中国—南亚博览会举办期间,印度在华首所瑜伽学院于6月13日在云南民族大学举行揭牌仪式。云南省副省长丁绍祥与印度外交国务部部长辛格出席仪式并致辞。云南民族大学“中印瑜伽学院、南亚学院”(以下称“瑜伽学院”),于2017年6月8日正式挂牌“中印瑜伽学院总院”。这是国内大学里成立的首家瑜伽学院,2017年9月起招收本科生,并于同年底开始招收研究生。
2016年3月,江西莲庐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民营瑜伽研究院。据《2018年中国瑜伽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2018年参加各种瑜伽练习的人达到1250万。
瑜伽健身、瑜伽疗愈、瑜伽研修……
在中国,瑜伽进入了一个深化研究、提升发展的新时期。
【注释】
[1][印度]斯瓦米·萨特亚南达·萨拉斯瓦提著:《体位法 调息法 契合法 收束法》,沙金,张议丹译,东北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