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与心理压力

四、气血与心理压力

刚才在第三部分提到了,情志不畅会导致气血不足,而心理压力属于情志不畅的一部分。心理压力是外界环境的变化和肌体内部状态所造成的人的生理变化和情绪波动。导致心理压力的因素很多,而且来源、性质不尽相同。长期的心理压力使人在生理上产生过度的反应,如果不愉快的、负面的心理压力不能得到积极克服,往往会导致种种疾病。

压力会直接影响神经系统,而神经系统又与内分泌系统紧密相连,长期积累的压力和情绪如果得不到释放,神经系统功能逐渐衰弱。人体的各个系统相互联系,从而影响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等,进而会影响气血循环,导致呼吸短浅、四肢麻木、手脚冰凉等。

在《瑜伽经》中描述,有时候控制心意的波动是困难的,但是通过呼吸的控制可以达到控制心意。也就是说,通过呼吸的练习可以稳定情绪、缓解压力。瑜伽中的呼吸控制法、感官收摄法、冥想等都会直接改善神经系统功能,能够疏导身心长期积累的压力、紧张、情绪等,进而提升气血循环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