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疗愈原理
在本章第一节中分析了引起心理压力的原因有:生活事件、挫折、错误的认知等。如果引起的压力无法得以缓解,就会引发相应的生理和心理疾病,而这些无法缓解的压力的根源是自我的不完善。如果对心理压力进行干预调理,瑜伽是很好的方式。瑜伽作为印度六大正统哲学流派之一,其核心就是心的知识,明晰事物的因果,从无明走向清明,从而起到正确对待压力,提升强大的抗压能力的作用。
古典瑜伽:运用疗愈解决表象,干预亚健康,靠近健康状态,远离疾病。瑜伽的作用及方法:生命哲学,是心的知识。瑜伽练习者可以通过不断的学习与体验,来区分、去除遮盖在心灵上的叠置。从迷茫到通达,从无明到清明,更好地生活。
(1)冥想:一种有效地了解内在世界、认识自己的方法。
每个人都同时属于两个世界——内在世界和外在世界。为了生存,从小到大我们主动、被动地接受各种用于谋生的各种技能教育,不断体验外部世界。这教育体系只开发了大脑的很小部分,存储精力的潜意识和无意识领域被忽略了。经过长时间外部知识的不断积累,人们或许会懂得在社会中应当怎样最大利益化的行动,却不知道该如何让自己的内部世界安静下来。精神可以对身体掌控(我们有时连这点也做不到),身体却不能掌控精神。而不了解自我,我们的内心永远没有办法得到完全的满足。一个人越接近内心深处,就越接近永恒真理。想要成就富足及喜悦的健康人生,需要懂得如何在两个世界间搭建桥梁。
(2)神经掌控心的无意识部分,当拥有强大的神经系统时,人可以更加积极地应对各种压力状况。
(3)体位法和呼吸控制有助于身体、呼吸、心和智性的统一。在体式练习中,缓慢自然的呼吸可以为身体细胞带来宁静,释放各种感官的紧张。大脑持续不断地与行为器官进行交流,而当进行正确的瑜伽练习时,大脑将会变空,所有念头都静止了,恐惧和焦虑也就无法侵入了。持续的练习,可以高效低耗地从事各种日常活动,而不再浪费宝贵的生物能量。进入一种真正清明的智性状态,内心平和有能量。
(4)呼吸控制。《艾扬格瑜伽》中写道:呼吸控制可以使大脑平静,使神经系统更加有效运作。吸气,是用气息的方式将原始能量纳入体内,使外部环境的气息能量与个人的气息相接触。呼气是将毒素从身体系统中排出。每一次吸气都激活了中枢神经,进而刺激了末梢神经,每一次呼吸则引发一个相反的过程。屏息中,这两个过程同时发生。
瑜伽科学认为横膈膜是心的智性的居所,是灵魂的窗户。在压力状态下,横膈膜变得过于紧张而无法改变形状。瑜伽呼吸控制练习通过增强横膈膜的弹性来解决这个问题。
这样,当横膈膜处于伸展状态时,无论是心智、情感、还是身体,都有良好的状态来应对压力。
念的专注与明晰是通过呼吸控制培养起来的,它开启了通往深层放松乃至冥想的道路(帕坦伽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