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应激状态下产生的生理反应和心理反应
2025年10月13日
三、在应激状态下产生的生理反应和心理反应
(一)应激状态下的生理反应
应激状态的生理反应主要表现为植物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变化。
首先在应激状态下,主要是植物神经系统中交感神经活动增强,动员肌体潜能,立即采取行动应付紧张刺激。这一方面促使心血管系统机能迅速变化,血液循环加快;另一方面促使肾上腺髓质分泌儿茶酚胺来增强代谢过程。此时,心跳加快、脾脏收缩,肝脏释放糖原为葡萄糖,皮肤和内脏血管收缩,使肌肉和大脑有充分的血液供应,呼吸加深,支气管扩张,加快了血氧置换的速度,血凝速度加快使危急情况下减少出血。
其次,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活动,除肾上腺髓质系统的作用外,肾上腺皮质系统分泌的糖皮质激素和盐皮质激素,也参与应激反应。它们为应付紧急状态升高血糖、储备能量和调节盐和水的代谢,在应激状态下,血管紧张素、甲状腺素、生长素以及性腺激素等也会发生相应变化。因此,长期的持续的应激状态会导致神经内分泌系统的紊乱。
(二)应激状态下的心理反应
应激状态产生的心理反应首先表现为相伴的一系列情绪体验,使人处于消极的负性情绪状态,如愤怒、焦虑、恐惧、嫉妒、内疚、抑郁、悲伤、绝望等。在情绪体验产生的同时又会伴随一系列的生理生化的变化,强烈持久的情绪反应常常给人体各器官系统带来严重的影响。例如焦虑是在人预期将要发生某种灾难性后果时的一种紧张心情,它最早表现为一种莫名其妙的担心和恐惧。适度的焦虑可以增进心智活动,使人精神警觉,更加注意环境中的刺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