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后记:关于健康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健康和财富一直是人类所追求的。西方进入工业化社会比中国早了200年,因此,西方的整体健康理念和健康素质要远高于目前的中国。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农耕文化深深地浸润在人们的基因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大自然是孩子们天然的游戏场所,因此中国人的健康问题没有凸显。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才刚刚迈开进入工业社会的步伐,至今才仅有40多年,而在这40多年过程中,中国人用身体的代价来换取经济的发展。据2018年中国人大健康数据统计,亚健康人群已经超过70%,超重和肥胖人群已经达到2亿,高血压人口有1.7亿,高血脂有超过1亿,血脂异常的有1.6亿,脂肪肝患者1.2亿,平均每30秒就有一个人罹患癌症;中国儿童的健康问题也日益严重,80%学生的早餐营养较差,青春期贫血的发病率达38%,全国肥胖儿中脂肪肝发生率在40%~50%,小学生近视率32.5%,初中生59.7%,高中生77.3%,大学生80%。这一系列的数字让我们看到,中国人的健康问题已经非常凸显,其原因首先是健康理念的薄弱,而导致生活方式的不健康,同时大多人认为有病就要去医院,更多是关注疾病,而不是健康;另外是整个大环境的污染比较严重,水污染、土地污染、空气污染等造成的食物污染。以中国人这样的健康素质,如何谈更长远的发展呢?从2015年开始,国家已经开始重视国民的健康问题,提出“大健康”概念,倡导全民健身,预防大于治疗,而不仅仅是一味发展医疗行业,同时相关健康行业的研究也日益丰富起来,健康产业已进入了快速发展期,但不够成熟。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刘国恩教授做了关于健康与经济的财富研究,他首先从“东方穷”和“西方富”的经济差距现象着手研究,发现贫富差距的原因在于人力资本的差距,而人力资本的差距关键在于健康和教育,这两者同样构成了人力资本的两大基石。健康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目前在经济学界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从宏观角度来说,健康状况相对于教育水平更能够预测未来的经济增长;从微观角度来说,健康状况可以被纳入人的效用函数,健康的身体既是人们所享受的消费品,也是需要投资并且回报丰厚的投资品。健康会影响个体的决策,决定个体是否能够做诸如学习、储蓄等长久的计划和打算,同时也影响其生育和社会行为。人的健康状况同时还会影响商业运行,健康风险可能会提高失业率、减少职业培训的回报、增加健康保险的风险溢价等等。
在中国目前的健康产业发展还不成熟,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同时还存在着行业不规范,比如健身行业师资没有统一的标准、瑜伽业的瑜伽老师也没有统一的标准,还有国家层面没有指定统一的行业标准,能够提供给大众的健康产品参差不齐。作为健康行业的一分子,我们需要做的事情还很多,《瑜伽疗愈》这本书里面的内容是莲庐文化·凌子瑜伽十多年的实践教学中总结的有益于大众健康的一些经验,供读者们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