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疗愈日益被重视
瑜伽疗愈日益被社会重视,源于两个方面的认知提升。
一是对现代医疗方式的副作用的认知。主要表现为:
(1)检验手段的副作用,如,放射线干扰、超声波干扰、造影干扰等;
(2)治疗处方的不适配;
(3)药物的副作用。
二是对瑜伽疗愈功能的认知。伴随着瑜伽练习者增加,练习的感知和对瑜伽了解的加深,人们日益认识到了瑜伽的疗愈功能及优点。
瑜伽健身也好,疗愈也好,已经是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但目前还没有权威的行业协会或管理机构。我们用个体机构和网络上的一些资料做参考,来看看现在的瑜伽疗愈需求与服务状况。
2018年,全国有各种瑜伽馆所3万~4万家,市场规模300多亿元,仅660多个中等城市中就分布了大大小小7000多家瑜伽会所,会员及教练有2000多万人。其中发达城市瑜伽会所居多,北京市700家以上,上海市、成都市都在600家以上。
当前瑜伽练习者中,95%为女性,70%集中在23~40岁区间的青年人群,58%练习时间不超过一年。从练习目的来看,绝大多数是为了运动健身、塑性或放松身心压力;疗愈亚健康状况的比重不大,专业研修者更是凤毛麟角。
从瑜伽馆所的生存状态来看,80%的瑜伽馆所都是由瑜伽爱好者或瑜伽教练开办,从业人员受教育水平不高,缺乏市场经验、科学管理能力,产品研发不足,基本处于体位法练习状态,没有明确的经营理念,普遍存在销售及课程同质化现象,教练流动频繁,低价吸引会员,收支平衡艰难。
从瑜伽练习者的需求看,职业白领在瑜伽练习者中占比较大,其文化水平较高,经年练习,对瑜伽认知加深,需要更高质量的瑜伽课程;对瑜伽疗愈功能认知普及,对瑜伽疗愈课程的需求快速增长;对瑜伽课程品种和品质的需求提升,呼唤高水平的瑜伽师。
从瑜伽行业的现状看未来发展趋势,核心是供给侧改造与升级。瑜伽师、教练、经营者的需要提升的能力与水平,包括产品研发、馆所多元化、培训及修习基地的建设与发展、在线产品与在线服务以及线上线下的结合等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