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与原因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生产工具电气化、智能化的革新,人们生活、工作、学习方式也随之改变,办公室人群全球范围内都在急剧的增加,肩颈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发病人群也正年轻化。
据统计[1],在全球范围内,美国每年被脊椎病缠身的人约有540万;英国平均每1000名女性中,每年因此病不能工作的人数为347人,男性为627人。在中国,80%左右的人都不同程度地有过肩痛或颈椎痛的病史。据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骨科疾病防治专业委员会的一项调查显示[2],中青年的脊椎病发病率正在急速上升:30~40岁的办公室人群中,59.1%人患有颈腰椎病;50~60岁的办公室人群中,患者达到71%,而60岁以上的人群,患病率高达82%。
肩颈综合征的表现有:上交叉综合征和颈椎综合征。
(一)上交叉综合征
1.上交叉综合征定义
上交叉综合征[3]是一种涉及脊椎正常生理弯曲的偏离,患者最明显的外观特征是其头部常常不自觉地向前倾,背部胸椎的位置弯曲,从身体的侧面看,脊椎是呈“C”形(如图7-1),在此种身体姿态下长期的伏案工作,致使肩胛骨前引、含胸、脊柱等偏离中立位,导致而成的神经根型颈椎病、肩周炎,从而引起头晕、头疼、肩颈、手臂、手指麻木等一系列的综合征状(图7-1)。
2.上交叉综合征症状分析
上交叉综合征,是一种多发于久坐少动的办公室人群,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大,长期缺乏活动,持续低头造成颈部肌肉疲劳、痉挛而造成的酸痛,长此以往,最终会导致颈椎曲度发生变化,如变直甚至后凸,出现肩胛骨前引形成了含胸、驼背、圆肩,已成为当今困扰很多人的“办公室疾病”。
图7-1 上交叉综合征
上交叉综合征的发病人群正在逐步年轻化,据对颈椎病患者调查显示[4],青少年所占比例由1996年的8.7%上升到12%,其中从事文字或者电脑技术工作的人群占的比例较大,如记者、电脑技术人员、文字编辑、白领职员、高校科研人员等。
研究发现[5]上交叉综合征高发病率的原因与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有直接关系,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工作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人们坐的时间越来越多,动的时间越来越少,加上精神压力大,工作紧张,现在交通的发达也导致人们减少了活动的时间,上班坐车,下班也坐车。有的长期伏案在电脑前,一坐就是十几个小时而导致肩肌过度疲劳,如不及时改善,会致使肩胛骨前引、含胸、驼背等,另外,长期保持不正确的伏案姿势,会导致椎间隙炎症水肿,严重的造成颈椎间盘突出,因此上交叉综合征引起颈椎病的防治已是刻不容缓。
(二)颈椎综合征
1.颈椎综合征定义
颈椎综合征又称颈椎病,是由于人体颈椎间盘逐渐地发生退行性变、颈椎骨质增生,或颈椎正常生理曲线改变后刺激或引起的一组综合征状。这类患者轻则感到头、颈、肩及臂麻木,重则导致肢体酸软无力,甚至出现大小便失禁及瘫痪等。
颈椎位于缺少活动的胸椎和重量较大的头颅之间,其活动度较大,又需支持头部使之保持平衡,故颈椎容易发生劳损,尤以下颈椎为甚。由于颈部长期劳损,其椎间盘组织以及骨与关节逐渐发生退行性变,影响附近的神经、脊髓、椎动脉而出现各种症状。
2.颈椎综合征的分类及危害
(1)颈椎综合征的分类。
神经根性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2)颈椎综合征产生的危害。
1)压迫神经,神经系统功能受到影响,会出现紧张性头痛、头晕以及肢体的运动障碍,严重者会出现排尿和排便障碍;
2)影响血液循环系统正常运行,容易出现大脑供血不足,恶心、呕吐、耳鸣、耳聋、眼睛干涩、视物模糊,严重者出现昏迷,同时影响心血管健康,心跳加快、心律失常、心前区疼痛和血压升高等;
3)肺活量降低,导致呼吸系统功能下降。
(三)肩颈综合征的原因分析
综合上交叉综合征和颈椎综合征的表现进行以下原因分析:
(1)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良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不合理:暴饮暴食、进食过快、三餐不守时以及七大营养素结构不均衡会造成肌肉和骨骼的营养缺失,肌肉弹性减弱、椎间盘弹性降低以及骨质疏松都会引起肩颈综合征。
(2)长期伏案工作。长期伏案工作会导致肌肉和脊椎僵硬。
(3)身体缺乏活动。因久坐少动、长期伏案工作或者长时间低头看手机会使得肩颈周围的肌肉和骨骼因缺少活动而变得紧张和僵硬,加之长时间保持不正确的姿势,使肌肉和骨骼不协调,造成肩颈劳损和颈椎磨损。
(4)气血不足。因年龄增长、颈部保持某种姿势太久而产生的颈部疲劳、受风受寒、营养不均衡等都会引起气血不足,气血不足导致颈椎僵硬、不灵活,肌肉弹性不足,肩颈的发病率极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