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侧凸的症状及危害

三、脊柱侧凸的症状及危害

(一)脊柱侧凸的定义

脊柱侧凸又称为脊柱侧弯,是指脊柱的一个或数个节段在冠状面上偏离身体中线向侧方弯曲,形成一个带有弧度的脊柱畸形,通常还伴有脊柱的旋转和矢状面上后突或前突的增加或减少,脊柱侧弯是脊柱最常见的三维畸形。

国际脊柱侧凸研究学会(Scoliosis Research Society,SRS)对脊柱侧凸定义如下:应用Cobb's法测量站立位脊柱正位X线片的脊柱弯曲,角度大约10度称为脊柱侧凸。

(二)脊柱侧凸的分类

2012年,脊柱侧凸研究学会(Scoliosis Research Society,SRS)根据冠状面侧弯的类型、矢状面失衡的程度等,由Schwab【SRS】等重新制定了新型的成人脊柱侧弯分型系统,SRS-Schwab分型。

弯曲类型分为:

T型弯曲(Curve Type T)——患者仅冠状位影像上胸椎主弯Cobb角>30°(T9椎体顶端及以上节段);

L型弯曲(Curve Type L)——患者仅冠状位影像上腰椎或胸腰椎主弯Cobb角>30°(T10椎体顶端及以下节段);

D型弯曲(Curve Type D)——患者冠状位影像上出现双主弯且每个主弯Cobb角>30°;

S型弯曲(Curve Type S)——患者冠状位影像上未见Cobb角>30°的弯曲但伴有矢状位影像上的畸形。

骨盆倾斜角修正参数(Pelvic Tilt modifier)分为:

L型——患者的骨盆倾斜角<20°;

M型——患者的骨盆倾斜角介于20°~30°之间;

H型——患者的骨盆倾斜角>30°;

总之,脊柱侧弯可以分为结构性和非结构性脊柱侧弯两大类。

结构性脊椎侧弯症(structural scoliosis)是指患者躺下来的时候侧弯现象不会消失。此类脊椎侧弯患者中有80%患者为原发性脊椎侧弯,其次为次发性脊椎侧弯。

非结构性脊椎侧弯症(non-structural scoliosis)是指患者躺下来的时候侧弯现象会消失。常见的因素则是因为神经肌肉病变、脊椎左右两侧肌肉张力不平衡、两脚长度不等(长短腿)等因素产生。此类患者往往能在病因消失后改善其脊椎侧弯的症状。

(三)脊柱侧凸的特点

在骨骼成熟之前主要有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以及先天性脊柱侧弯等;在骨骼成熟之后,主要是成人脊柱侧弯、病理性侧弯及医源性因素造成的继发性脊柱侧弯。成人脊柱侧弯有可能是婴幼儿或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代偿性脊柱侧弯,或通过退行性改变发展而来,特别是表现在腰椎上[1]。不同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成人脊柱侧弯较为僵硬,椎间隙退变及椎体边缘的骨质增生明显,脊柱的代偿等均有明显的区别。随着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以椎间盘退变为基础的退变性脊柱侧弯及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成人病变成为引起患者腰腿痛的重要原因。

成人脊柱侧弯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

①高龄:患者发病时,往往年龄较大,同时合并内科疾病的概率较髙,且骨质往往疏松;

②僵硬:不同于AIS,脊柱退变引发广泛的骨质增生及韧带骨化,椎间隙高度下降,导致脊柱周围韧带挛缩、僵硬,部分节段可能出现自发融合,这些均使成人脊柱侧弯僵硬,而且难以矫正。

(四)脊柱侧凸的危害

1.引发腰痛

Kuklo等[2]研究发现90%左右患者最常见的主诉是腰痛。脊柱凸侧的疼痛往往是轴向的、放射的,认为是由肌肉疲劳和或脊旁肌痉挛引起。凹侧的疼痛可能局限在背部和神经根,可能是因为椎间盘破裂或关节突增生肥大导致侧隐窝狭窄,从而使邻近的神经根受压并出现神经根症状。

2.影响呼吸系统功能

脊柱侧凸影响了患者胸廓的容积和左右的对称,使得胸廓容积的缩小。LeongJ.C.的研究表明[3],侧凸患者胸廓运动的形式异常:由于侧凸患者脊柱的活动度减低,在呼吸运动时,脊柱侧凸患者胸廓上半部分在前后方向和垂直方向运动度低于常人,胸段脊柱在向后和垂直两个方向上的运动也远低于正常人,因此导致呼吸系统功能受阻。

3.诱发心血管疾病

呼吸系统功能的下降直接影响血液循环系统的功能,研究发现,早发型侧凸患者死亡率较高,死亡原因为呼吸衰竭和心血管疾病。[4]

4.容易引发其他脊柱疾病

如颈椎病、腰椎疾病、腰肌劳损等,因脊柱侧凸造成骨骼和肌肉的不对称和不平衡,加之没有及时干预或者调整姿势习惯,进而诱发相关的脊柱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