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焦虑、抑郁、精神分裂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从农耕社会迈进了工业社会,加之互联网快速发展,已成为社会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社会的经济形态还是人们的生活方式都发生了重大改变,随之而来的是我国居民疾病谱的变化。据统计,我国已超过70%的人群处于亚健康状况,和心理密切相关的疾病日益增多,中国城镇居民心理健康白皮书指出,中国城镇居民有73.6%为心理亚健康,16.1%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心理健康仅占10.3%,其中抑郁、焦虑等问题突出,心理因素是导致亚健康状态及慢性病发生的重要风险因子,心理健康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55]
心理亚健康的表现有: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拖拉,效率低下;人际交往频率减低,喜欢独处,回避现实;情绪不稳定,烦躁不安;郁闷不开心;睡眠问题;等等。在帕坦伽利的《瑜伽经》上写道:瑜伽即为联结、相应、和谐、统一。它是有关“心”的知识,可以有效地控制心意的波动,获得生命的智慧,从无明到清明。
据经典记载,瑜伽已有五千年的发展历史了,关于瑜伽的内涵和练习方法开始是通过上师(Guru)口口相传,前期的奥义书中有些许瑜伽的文字记载,之后出现了《薄伽梵歌》《瑜伽经》《智慧瑜伽》等专门的瑜伽经典记载,真正用现代科学研究的方法进行实证探索,发展历史甚短,由于全球的疾病谱发生变化,瑜伽走向了世界。近年来,掀起了瑜伽练习浪潮,因此,瑜伽与现代科学研究所呈现的研究成果也日益丰厚。
李清瑶[56]以某省直机关随机40名年龄在30~45岁的女性作为研究对象,经过对照实验研究,对参加为期32周的瑜伽练习的观察组前后进行心理测量,结果显示练习者的伯恩斯焦虑量表(BAI)得分均从实验前的轻度焦虑或中度焦虑下降为实验后的边缘状态或轻度焦虑,干预前后有显著差异(P<0.01)。
何静等[57]对瑜伽干预抑郁症效果进行Meta分析,通过查找所有瑜伽治疗抑郁症的病例对照研究同时手检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将8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瑜伽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是418人和412人,研究结果显示瑜伽能明显改善抑郁症[SMD=—1.01,95%CI(—1.49,—0.53),P<0.0001],瑜伽组经过干预后抑郁得分明显低于非瑜伽练习组。
Woodyard[58]研究发现,瑜伽可降低练习者的紧张、焦虑、抑郁水平,减轻慢性疼痛,改善睡眠,提高生活质量。
倪琳玲等[59]的研究显示,瑜伽的呼吸法、体位法、冥想练习等对精神分裂患者有明显的改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