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糖的危害及并发症
长期的高血糖会使全身各个组织器官发生病变,导致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如失水、电解质紊乱、营养缺乏、抵抗力下降、肾功能受损、神经病变、眼底病变、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足等。
(一)心脑血管病患病风险增加
在欧美发达国家,较高比例的卒中患者的死亡证明书上同时有糖尿病的诊断。研究显示,超过2/3的慢性卒中患者和超过1/3的急性卒中患者合并高血糖症[6]。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明确指出[7],脑血管病的病情轻重和预后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以及病情控制程度有关。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指出[8],在三甲医院中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症患病率分别为:高血压34.2%、脑血管病12.6%、心血管病17.1%、下肢血管病5.2%。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所需的医疗支出,占糖尿病医疗费用的最主要部分。“中国心脏调查”研究发现[9],糖尿病是冠心病的重要伴发疾病:中国冠心病患者的糖代谢异常患病率(包括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约为80%,这个比例高于西方人;中国冠心病人群负荷后高血糖的比例更高;中国冠心病人群仅检测空腹血糖,高血糖的漏诊比例更高。
(二)引发下肢动脉病变
下肢动脉病变是外周动脉疾病(PAD)的一个组成成分,表现为下肢动脉的狭窄、闭塞。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更常累及股深动脉及胫前动脉等中小动脉。其主要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炎和栓塞等也可导致PAD,但以动脉粥样硬化为主。下肢动脉病变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同时糖尿病患者发生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性较非糖尿病患者增加2倍。
糖尿病患者的下肢动脉病患病率很高,大约为21.2%,在纳入研究的1万多名样本的数据显示,糖尿病患者总体血压、血糖和血脂控制率都不高,分别为55.0%、28.2%和42.5%,而综合控制率更低,仅为8.1%。由糖尿病引起的大血管并发症和微血管并发症的比例仍很高,分别为55.6%和62.1%;其中最常见的分别是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占比分别为31.4%和42.0%[10]。
在糖尿病患者中,根据ABI检查,我国50岁以上糖尿病患者的下肢动脉病变的患病率高达19.47%~23.80%。糖尿病患者下肢截肢的相对危险是非糖尿病患者的40倍[11]。大约85%的截肢是由足溃疡引发的,约15%的糖尿病患者最终会发生足溃疡。
(三)微循环并发症
微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的特异性慢性并发症,与糖尿病病程及血糖控制状态直接相关。对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地10家医院1991~2000年住院的3469例2型糖尿病患者依据其住院病历进行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及相关大血管疾病进行统计分析[12],各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及相关大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分别为:糖尿病视网膜并发症31.5%,糖尿病肾脏并发症39.7%,糖尿病神经病变51.1%,高血压41.8%,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25.1%,脑血管疾病17.3%,下肢血管疾病9.3%。微血管病变、糖尿病病程、血压水平、血糖控制状态等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发病的主要相关因素。
(四)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导致成人失明的主要原因。在2型糖尿病成人患者中,20%~40%出现视网膜病变,8%视力丧失,2001年CDS对中国大城市24496例住院糖尿病患者并发症进行的回顾性分析发现,2型糖尿病并发眼病者占35.7%,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随病程和年龄的增长而上升[13]。
(五)肾衰竭
糖尿病肾病是造成慢性肾衰竭的常见原因,在亚太地区的患病率较高。2001年我国住院患者的回顾性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并发肾病的患病率为34.7%[14]。
(六)神经病变
糖尿病诊断后10年内常有明显的临床糖尿病神经病变,其发生率与病程相关。神经功能检查发现,60%~90%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病变,其中30%~40%的患者无症状。2001年国内住院患者调查发现[15],61.8%的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神经病变。在吸烟、年龄超过40岁以及血糖控制差的糖尿病患者中神经病变的患病率更高。
(七)易发生感染
糖尿病人由于代谢失调、抵抗力差,所以很容易发生感染,感染又可加重糖尿病,甚至危及生命。各种感染中呼吸系统感染发病率最高,其次是泌尿系统,老年糖尿病患者患病率明显高于年轻糖尿病人。糖尿病人呼吸系统感染者,主要有肺炎、感冒、支气管炎、肺结核等。糖尿病人合并肺结核的发生率比非糖尿病人高2~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