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部损伤的种类及症状表现

二、腰部损伤的种类及症状表现

(一)急性腰扭伤

急性腰扭伤的原因是在肌肉力量不足、技术动作不正确、准备活动不充分的情况下,腰部屈伸或扭转发力时突然发生。另外,在肌体疲劳时,肌肉活动不协调,脊柱的平衡和稳定性低下,腰部一些较小的动作过程也可致伤。急性腰扭伤主要包括腰骶部肌肉与筋膜的拉伤及关节扭伤或轻度绞锁等。

受伤时有撕布样的感觉,腰骶部疼痛,活动受限,由于损伤的刺激或肌肉牵拉腰神经支,可出现臀部或下肢反射性疼痛。

(二)慢性腰肌劳损

慢性腰肌劳损又称为“功能性腰痛”或“腰背部筋膜炎”等,主要是指腰髋部肌肉、筋膜等软组织慢性损伤。慢性腰肌劳损往往是多种因素。例如,长时间的体力劳动或运动以及长时间保持不正确的坐姿,可因腰部或者一侧负荷过重而造成腰部韧带、肌肉的劳损。腰部长时间受风寒,也可以引起慢性腰背部僵硬、疼痛。急性损伤处理不当或治疗不彻底,也会发展成慢性腰肌劳损。劳累后加重是慢性腰肌劳损的特点。

症状:腰部酸痛或胀痛,部分刺痛或灼痛,劳累时加重,休息时减轻;适当活动和经常改变体位时减轻,活动过度又加重,不能坚持弯腰工作。常被迫时时伸腰或以拳头击腰部以缓解疼痛。

(三)腰椎椎板骨折与滑椎症

腰椎椎板骨折又称为腰椎峡部不连症,系指脊椎上、下关节突之间的椎板不连接,部分合并滑椎。腰骶部疼痛,腰过伸时症状明显。部分患者可有下肢放射与麻木感。

(四)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是人类常见病、多发病,常发于20~50岁的青壮年,是导致腰腿痛的最常见原因之一。椎间盘突出受多因素、多环节的影响,一般认为腰椎间盘突出是在椎间盘退变、变性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过度的不良机械负荷或创伤作用,引起纤维环破裂,继而发生髓核突出。

提举重物、屈曲并旋转发力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最常见的致伤原因。下腰痛和坐骨神经痛是其主要症状。疼痛多向臀部及下肢放射,咳嗽、打喷嚏可使疼痛加重。腰腿部活动受限,坐、卧、行、走常取特殊姿势。

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有以下六点。

(1)腰部疼痛:主要集中在下腰部和腰骶部,行走、久坐、弯腰时可导致疼痛加重,卧床休息疼痛减轻或消失。

(2)一侧或双侧下肢放射痛:疼痛主要沿臀部、大腿及小腿后侧至足跟或足背,成放射性刺痛,严重者可呈电击样疼痛。咳嗽、打喷嚏、用力排便可使疼痛加剧,疼痛可放射至臀部、小腿外后侧、足背及足趾。

(3)下肢麻木及感觉异常:肢体麻木感多与下肢放射痛伴发,主要由脊神经根内的本体感觉和触觉纤维受刺激导致,麻木范围与受累神经根支配范围相一致。

下肢麻木的发作一般在疼痛减轻以后或相伴出现,下肢感觉异常主要是发凉、患肢温度降低,尤以脚趾末端最为明显。

(4)肌力减弱或瘫痪:神经根挤压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出现患侧肌张力减弱,表现为肌肉松弛,如臀部肌肉、小腿三头肌、胫前肌等,因而导致的瘫痪也十分常见。

(5)间歇性跛行:这是腰椎间盘突出后继发产生的腰椎管狭窄所致。

(6)马尾神经症状:马尾神经症状主要见于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突出椎间盘呈中央型后突而挤压或刺激马尾神经[1],会出现阴部麻木、刺痛、排尿排便无力,女性可有尿失禁、男性可出现阳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