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证券交易方式
按证券交易完成的交割期限的不同,证券交易方式可分为现货交易、期货交易和期权交易;按证券交易付款资金的来源,可分为现金交易、保证金交易。这也是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几种交易方式。期货交易和期权交易在本书的第二章已经做过介绍,因此这里主要介绍保证金交易。
1.信用交易的概念
信用交易也称保证金交易,有时也叫垫头交易,是指投资者通过交付保证金取得经纪人融资或融券的信用从而进行证券投资活动的交易方式,实务中通常称为融资融券交易。保证金交易主要有保证金买空和保证金卖空两种方式。
保证金交易利弊共存。对于投资者来说,可以用较少的资金进行较大额度的投资,增加了投资获利的机会,但一旦证券价格与预测的相反,投资者也将承担较大的风险。对于证券商来说,利用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扩大交易量,增加手续费收入,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提供融资、融券赚取利差,但券商也要增加管理成本。从整个证券市场来说,信用交易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交易,有利于活跃交易,增加流动性。但是,过度的信用交易会造成股市的虚假繁荣,增加市场投机的成分,加大市场风险。
2.信用交易中的保证金
保证金是证券管理机构规定的,投资者在以信用方式进行证券投资时,必须按一定比例向证券经纪商交存的作为借贷偿还保障的资产。作为保证金的资产可以是现金,也可以是其他动产、不动产,但主要是现金。
(1)保证金的必要性
由于证券行市变幻莫测,信用交易方式风险是很大的。如果设立一定比率保证金,投资者在交存了保证金后才能取得经纪人贷款,当投资者发生亏损时,首先损失保证金,其次还有抵押证券担保,从而使经纪人贷款的风险大大降低。因此,保证金作为投资者做信用交易的财力保证,可以使经纪商免受损失,同时,也可通过对保证金账户的清算及时向投资者提出预警信号,使投资者免受投资失败的更大损失。所以,通过设立保证金可以控制信用交易风险。
(2)保证金比率的决定
保证金比率是指保证金与投资者买卖证券的市值之比。保证金比率有法定保证金比率、保证金实际维持率和保证金最低维持率之分。①法定保证金比率,又称初始保证金比率,由中央银行决定。投资者按法定保证金比率缴纳的保证金叫原始保证金,它由法定保证金比率和买卖证券的市值决定,必须在以信用方式买卖证券之前交足。法定保证金比率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辅助工具。中央银行根据货币供应、通货膨胀和证券市场的实际情况,相应调整法定保证金比率。当中央银行根据经济形势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时,与其他货币政策相搭配,可提高法定保证金比率,减少信用交易的规模;反之,则降低法定保证金比率。②保证金实际维持率。投资者在交存了初始保证金并取得经纪商融资买卖的证券后,由于证券市场价格在不断变化,投资者买卖的证券市值也随之变化并使投资者的实际保证金率相应发生变化,这一比率有时可能会高于法定保证金比率,有时可能又会低于法定保证金比率。投资者交存保证金的实际价值与证券市值的比率称为保证金实际维持率。证券经纪商要随时计算投资者的保证金实际维持率,了解盈亏情况并及时通知客户。③保证金最低维持率。保证金交易涉及证券经纪商的融资或融券。当投资者投资失误出现亏损时,首先蚀去其保证金。而如果亏损进一步扩大就会危及证券经纪商的利益,增加券商融资或融券的风险。因此,券商对投资者的保证金账户一般设有最低限度的要求,即保证金实际维持率不得低于某一比率,这一比率称为保证金最低维持率。其目的是向投资者发出预警信号,避免因投资者的损失而给券商带来损失,同时,也促使投资者及早采取措施制止损失扩大。当保证金实际维持率低于最低限值比率时,券商要向投资者发出追加保证金的通知。投资者接到通知后,必须追加保证金,以达到法定保证金的要求。如果投资者无力追加保证金,可通知券商结清差额,清算该保证金账户;如果投资者在规定时间内不补足保证金,券商可出售客户账户上的证券以保证券商贷款能够收回,避免损失。
20世纪20年代美国股市投机盛行,信用交易中的保证金比率甚至在10%以下,买卖股票的资金有90%来自银行融资。在美国股市的大崩溃引发了1929年至1933年的经济危机后,美国国会于1934年授权联邦储备委员会管理信用交易,规定保证金比率:一般情况下,保证金比率约为50%,通常在40%至100%之间波动。
3.保证金买空交易
保证金买空也叫保证金买长,即融资交易,是指投资者预计证券行市将上涨并准备在现在价格较低时买进一定数量的证券,但因资金不足,通过向证券经纪商交付一定比率的保证金而取得经纪商的贷款,并委托经纪商代理买入这种证券的交易方式。待证券价格上升,投资者委托证券商卖出该证券,证券商扣除买卖手续费和向投资者贷款的利息后,余下的即为投资者的投资收益。做保证金买空的投资者叫多头。
例:某投资者有本金10000元,其认为甲公司股票价格将上涨,该公司股票市价为10元。若做现货交易可买进1000股,当甲公司股票价格上涨到每股15元时,如果不考虑手续费等其他费用,他出售股票可获利:(15-10)×1000=5000(元),收益率为50%,与股价涨幅相同。但是,如果做保证金交易是什么情况呢?假定法定保证金比率是50%,投资者以10000元本金存入保证金账户,借入10000元,并委托经纪人代为购入市值20000元的甲公司股票(即2000股)。当甲公司股票价格上涨到每股15元时,如果不考虑手续费等其他费用,其获利为:15×2000-20000=10000(元),这样该投资者获利100%,是股价涨幅的2倍。
在上例中,如果投资者购入股票后不是上涨,而是下跌,那么投资者就会承受2倍于股价的跌幅,其实际的保证金比例在下降。例如股价降至8元(股价降幅20%),投资者收益率为-40%。如果股价继续下降,降至5元,此时股票的市值就等于从经纪商处借入的10000元。显然,如果股价再下跌,而投资者不追加保证金,经纪商就要承担风险,此时的抵押证券市值为抵押证券最低市值(保证金最低维持率为零)。因此,对证券经纪商来说,在每个营业日结束后须计算每一保证金账户的抵押证券市值和保证金实际维持率。经纪商为了控制风险通常规定一个保证金最低维持率。
保证金实际维持率和抵押证券最低市值的计算分别为:
4.保证金卖空交易
保证金卖空也叫保证金卖短,即融券交易,是指投资者预计证券行市下跌,准备卖出某种证券,但由于手中没有该种证券,就通过向经纪人交付一定比率的保证金,从经纪人处借入一定数量的该证券,并委托经纪人卖出。如果该证券的价格日后果真下跌,再按市场价格买入相同数量的该证券归还给经纪人,并支付借入证券应付的利息和买卖手续费,买卖差额扣除应缴费用后即为投资者的收益。做保证金卖空的投资者叫空头。
例:某投资者认为甲公司股票价格将下跌,以自有本金10000元做保证金卖空交易,假定法定保证金比率是50%,当时该公司股票市价为10元。该投资者可以从经纪商处借入2000股卖出,得到资金20000元。当甲公司股票价格下跌到每股8元时,该投资者可以以8元市价购得2000股归还经纪商。如果不考虑手续费等其他费用,他获利:20000-8×2000=4000(元),收益率为40%,是股价涨幅的2倍。
同样,在此例中,如果投资者购入股票后不是下跌,而是上涨,那么投资者也要承受2倍于股价的涨幅的损失,其实际的保证金比例在下降。例如股价涨至12元(股价涨幅20%),投资者收益率为-40%。如果股价继续上涨,涨至15元,此时投资者卖2000股股票所得资金20000元加上自有资金10000元仅仅能按市价15元够买2000股归还经纪商。显然,如果股价再上涨,而投资者不追加保证金,经纪商就要承担风险,此时的卖空证券市值为卖空证券最高市值。因此,对于证券经纪商来说,在每个营业日结束后须计算每一保证金账户保证金实际维持率和卖空证券最高市值。
保证金实际维持率和卖空证券最高市值的计算分别为:
在卖空过程中,一般有以下几项交易规则:
第一,为稳定市场,防止投机商扰乱证券市场的正常运行,证券管理机构原则上禁止在市场价格下跌时进行卖空交易,而是在行情上涨时或是对价格上涨的股票允许进行卖空交易,因为价格上涨说明证券市场需求大于供应,而卖空可增加证券供应,平抑价格。
第二,卖空者所借的股票主要是证券公司名下做保证金买空的投资者抵押的证券,也可能是证券公司自己的库存证券或向其他证券公司借入的证券。卖空者借入证券的债务没有时间限制,如果借出证券的投资者或证券公司想要卖出其持有的证券,而卖空者的证券经纪公司又能从别处借入相同的证券,则卖空者不必偿还债务。若证券经纪公司无法借到相同的证券,则卖空者必须立即买入归还。
第三,在卖空期间,如果股份公司有派发股息红利行为,应由卖空者对证券出借人给予相应补偿。
第四,卖空涉及借贷行为,存在债务不能偿还的风险。如果证券行市不跌反涨,卖空者可能无力偿还债务,证券公司要遭受损失。为保护证券公司利益,除了规定卖空者必须交保证金外,还规定卖空时所得证券价款必须存入证券经纪公司卖空者的账户上,直至归还了所有债务后方可提取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