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价值的计算公式

二、债券价值的计算公式

1.假设条件

为简便起见,假定债券不存在信用风险,并且不考虑通货膨胀对债券收益的影响,从而对债券的估价可以集中于时间的影响上。

2.货币的终值和现值

债券投资的目的在于投资者在未来的某个时点可以取得一笔已发生增值的货币收入,因此,债券当前价格可表达为投资者为取得这笔未来收入目前希望投入的资金。根据这一思路,首先需要引进货币的时间价值、终值和现值等概念。

使用货币按照某种利率进行投资的机会是有价值的,该价值被称为货币的时间价值。假定当前使用一笔金额为P0的货币按某种利率投资一定期限,投资期末连本带利累计收回货币金额为Pn,那么称P0为该笔货币(或该项投资)的现在价值,简称货币的现值,称Pn为该笔货币(或该项投资)的期末价值,简称货币的终值。

终值应采用复利计算。我国居民储蓄还本付息时长期采用单利公式,不承认作为利息的货币与作为本金的货币一样具有时间价值。因此,这种单利的计息方式在研究债券定价时是不足的。

(1)货币终值的计算

假定当前一项投资的期限为n期,每期利率为r,那么该项投资第n年末时的终值为:

(2)现值的计算

根据现值与终值的逆运算关系,运用终值计算公式,可以推算出现值公式:

根据终值求现值的过程,被称为贴现。

现值一般有两个特征:第一,当给定终值时,贴现率越高,现值越低;第二,当给定利率及终值时,取得终值的时间越长,该终值的现值就越低。

3.债券的定价公式

收入的资本化定价方法认为,资产的内在价值等于投资者投入的资产可获得的预期现金收入的现在价值。运用到债券上,债券的内在价值即等于来自债券的预期货币收入按某个利率贴现的现值。在确定债券内在价值时,需要估计预期货币收入和投资者要求的适当收益率(称“必要收益率”)。债券的预期货币收入不外乎两个来源:息票利息和票面金额。债券的必要收益率一般是比照具有相同风险程度和偿还期限的债券的收益率得出的。

(1)一次还本付息债券的定价公式

对于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来说,其预期货币收入是期末一次性支付的利息和本金,必要收益率可参照可比债券得出。其内在价值决定公式为:

式中:P为债券的内在价值,M为票面价值,r为每期利率,n为从发行日至到期日的时期数,m从买入日至到期日的剩余时期数,k为必要收益率。

贴现债券也是一次还本付息债券,只不过利息支付是以债券贴现发行、到期按面值偿还的方式,于债券发行时发生,所以可把面值视为贴现债券到期的本息和。参照上述一次还本付息债券的估价公式,可计算出贴现债券的内在价值。

(2)附息债券的定价公式

对于按期付息的债券来说,其预期货币收入有两个来源:到期日前定期支付的息票利息和票面金额。其必要收益率也可参照可比债券确定。

对于一年付息一次的债券来说,其内在价值决定公式为:

式中:C为每年支付的利息;t为第t次。P、M、n的意义同公式8.3。

用一个例子来说明附息债券价格的计算。有一张票面价值为1000元、10年期10%息票的债券,假设其必要收益率为12%,则其价值为:

又假设债券的必要收益率下降为8%,债券的价值为:

最后,让我们看一下票面利率等于必要收益率的情况,也即假设其必要收益率为10%。

由上面三种情况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当债券的必要收益率高于票面利率时,债券的发行价格将低于票面价值(即贴水发行);当债券的必要收益率低于票面利率时,债券的发行价格将高于票面价值(即升水发行);当债券的必要收益率等于票面利率时,债券的发行价格将等于票面价值(即平价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