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指标(WMS%R)

一、威廉指标(WMS%R)

威廉指标原名为威廉超买超卖指标,简称为WMS%R或%R,是由威廉斯(Larry Williams)在1973年发明的,最初是用在期货市场,后来才用在股票市场。该指标从研究股价波幅出发,通过分析一段时间内高、低价位与收盘价之间的关系,反映市场的强弱及买卖趋势,表示市场处于超买还是处于超卖状态。威廉指标的采样天数较长,容易错过大行情,但不易在高档套牢。但该指标敏感性较强,在操作进程中,如完全按其所给信号操作,则过于频繁,因此,在使用过程中,最好结合较为平衡的技术指标一起作为依据,这样才可对行情趋势做出较准确的研判。

1.WMS的计算公式

WMS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C是当天的收盘价,Hn和Ln是最近n日内(包括当天在内)出现的最高价和最低价。

由上式可知,WMS有一个参数,即所选择交易日的天数n。WMS指标表示当天收盘在过去一段日子的价格变动范围内所处的相对位置。Hn-Ln表示过去n天内最高价和最低价之间的范围。如果WMS取值较大,则说明当天的价格处在较低的位置,要注意反弹;如果WMS的值较小,则说明当天的价格处在相对较高的位置,要注意回落;如果WMS取值居中,在50左右,则说明当天的价格处在过去范围的中心附近,向上向下的可能都有。

对于WMS%指标可以这样理解:一个移动的小球,在上有天花板、下有地板的空间里上下波动。当小球向上撞上天花板就会掉头向下,向下撞到地板就会反弹向上。小球上下移动的外力本来是零,这样,小球将规则地上下移动,并一直继续下去。但是,由于多空双方力量的不断变化,小球所受的外力不是零。多方力量大时,小球向上移动;空方力量大时,小球向下移动。但是,撞上天花板和地板后的掉头始终是正确的,只不过不像没有外力时那么有规则,不是一撞就回头,可能要撞好几次才回头,这是因为有外力。

2.WMS%的参数选择

上例中所说的天花板和地板的位置随着时间的推移,是在不断变化的,这就是参数选择的问题。在WMS%出现的初期,投资者认为市场出现一次周期循环大约是4周,那么取周期的前半部分或后半部分,就一定能包含这次循环的最高值或最低值。这样,WMS%选的参数为2周,则这2周之内至少有一个Hn或Ln(天花板或地板)。基于上述理由,WMS%的选择参数应该是循环周期的一半。中国证券市场的循环周期现在还没有明确的结论,我们在应用WMS%时,需要多选择几个参数试试。在应用WMS%时,参数一般选取6日或10日。

3.WMS的应用原则

WMS的操作法则是从两方面考虑:一是WMS取值的大小,二是WMS曲线撞顶(底)的次数和形态。

(1)WMS的取值大小

从公式可以得出,WMS的取值介于0~100之间,以50为中轴线将其分为上、下两个区域:①当WMS低于10,即处于超买状态,行情即将见顶,应当考虑卖出;②当WMS高于90,即处于超卖状态,行情即将见底,应当考虑买入。

上面的90和10只是一个经验的数字,不是绝对的。实际中,WMS大于90或低于10的现象随处可见,不同的情况会产生不同的买进线和抛出线,投资者要根据具体情况,在实战中不断摸索。有一点应该说明,在中国证券市场,普遍不使用WMS的这个用法,因为WMS的波动过于频繁。WMS在使用过程中应该注意与其他技术指标的配合。在盘整过程中,WMS的准确性较高;而在上升或下降趋势中,我们却不能依靠WMS来判断行情即将反转。

(2)WMS曲线撞顶(底)的次数和形态

撞顶和撞底的次数是使用WMS最为“可靠”的原则,因为WMS的波动过于频繁,需要耐心地多等几次撞顶或撞底(见图11-10):①WMS连续几次撞到或接近撞到顶部100(或底部0),局部将形成双重或多重顶(底)、头肩顶或头肩底,此时是买入(或卖出)的信号;②WMS撞顶和撞底的次数至少为2次,至多为4次。也就是说,如果发现WMS已经是第4次撞顶或撞底,那么就不应该犹豫了,应该采取行动。当然,这里的数“次数”带有一定的主观性。

图11-10 威廉指标运用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