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形态理论应注意的问题

五、应用形态理论应注意的问题

1.形态信号“慢半拍”,获利不充分

实际操作中,如果等到形态完全明朗后才行动,可能会丧失机会,得到的利益往往不充分。

2.形态规模的大小会影响预测结果

形态的规模是指价格波动所留下的轨迹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覆盖区域。形态规模大,表明在形态完成的过程中,价格的上下波动所覆盖的区域大,在技术图形上所表现出来的就是价格的起伏大,从开始到结束所经过的时间跨度长。当然,对大小的判断将会涉及主观的因素。

从实际应用的角度讲,规模大的形态和规模小的形态都对行情判断有作用,不能用简单的一句话说清楚两者的区别。在实践中,往往认为应尽量使用规模大的形态。因为形态规模越大,其结果越具有稳定性和持续性,越不容易被改变。所以,规模越大的形态所得到的结论越具有战略的性质,规模越小的形态所得出的结论越具有战术的性质。

3.形态突破真假的判断

形态的明朗必然涉及支撑与压力线的突破问题,头肩形、圆弧形、双重顶(底)形和直角三角形在完成之前会给出形态完成之后往哪个方向运动的预示,而对称三角形及矩形没有预示性。当然,由于存在失败的可能,这些趋势均需最终的价格突破确认。头肩顶、头肩底及双头、双底在实战中,要注意形态的变种,即颈线倾斜,出现小双头、双肩等衍生形态,判断的要点与基本形态相同。三角形形态几乎不存在变种的情况,要么就是失败的形态,其形态构成较为严格。

4.成交量分析贯穿形态分析的始终

只有成交量,才能真实反映供求双方内在的平衡、矛盾关系:①不同的形态,成交量的大小分布要求不同。②底部或向上突破形态的确立必须有成交量的配合,否则要么在底部水平继续酝酿,要么就是失败形态;顶部或向下突破形态的确立,成交量的大小并不重要。华尔街有一句话可概括这种情况:“抬升股价需要买入,但股票的自身重量却会让其下落。”

5.形态分析得出的结论仅是一种参考

这主要是因为:①由于形态的形成过程较长,因此对形态的判断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和不确定性;②形态之间存在相互转化的可能,这使得相应的结论在形态转化过程中可能会完全相反;③市场中参与各方的复杂性会使得价格图形未必完全标准,形态的变形是允许存在的;④由于价格有被操纵的可能,因此常规技术分析在市场里,特别在个股上时有失效(资金在操纵股价的过程中,会将图形做得完全相反,使单纯使用技术分析的投资者误入歧途)。

因此,不可完全依赖形态分析,需将形态分析与以下一些因素结合起来:①大盘走势情况,②板块运行情况,③资金成本情况。其中第一点和第三点特别重要。总之,在图形分析上,不要拘泥于标准图形以及对图形突破后量度升(跌)幅一类的经典定义,而更应看重价格运行的趋势,以及市场和价位的相对高低情况,以防掉入大资金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