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跌比率(ADR)

一、涨跌比率(ADR)

涨跌比率又称回归式的腾落指数,是将一定期间内,股价上涨的股票家数与下跌的股票家数做一统计求出其比率。其理论基础是“钟摆原理”,由于股市的供需就像钟摆的两个极端位置:当股票的供给量减少时,会产生物极必反的效果,股价往需求方向摆动的拉力越强,反之亦然。

1.计算方法

ADR的计算很简单,计算公式如下:

选择几天的股票上涨和下降家数的总和,而不是一天的上升和下降家数,目的是避免某一天的特殊表现而误导我们的判断。参数N究竟选何值,没有一定的规定,完全由人为操纵;不过参数选择得是否合适是很重要的,选得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ADR的作用。目前,比较流行的是选择参数为14。ADR还可以选择别的参数,如5、25等。

涨跌比率的计算方法与移动平均线的计算方法完全相同,如以6日为计算期间时,当第7日的涨跌家数累计加入后,必须同时将第1日的涨跌家数删除以保持6日的最新移动资料。参数N的大小决定了ADR指数的震荡幅度:N越大,ADR震荡越小;N越小,ADR震荡越大。

2.运用原则

第一,从ADR的取值看大势。ADR的取值范围是0以上。从理论上讲,ADR的取值可以很大,但实际情况中ADR>3都很困难。一般来说,根据ADR的取值可以把大势分成几个区域(见图11-16)。①ADR的常态。当ADR取值在0.5~1.5之间时,ADR处在常态的状况,此时,多空双方势力均衡。在极端特殊的情况下,ADR的常态状况的上下限可以扩大一些,上限可以达1.9,下限可以到0.4。②ADR的极端值。ADR的取值超过了常态状况的上下限,就是非常态的状况或极端值。ADR进入非常态状况就是采取行动的信号,因为这表示上涨或下跌的势头过于强了,指数将要回头。

第二,从ADR与综合指数的配合看市场。配合主要是从以下两方面进行的:①ADR上升(下降)而综合指数同步上升(或下降),则综合指数将继续上升(下降),短期反转的可能性不大。②ADR上升(下降)而综合指数向反方向移动,则短期内会有反弹(回落)。这是背离现象。

第三,从ADR曲线的形态上看大势。ADR从低向高超过0.5,并在0.5上下来回移动几次,就是空头进入末期的信号。ADR从高向低下降到0.75之下,是短期反弹的信号,可以一搏。在多头市场开始时,在上升的第一段和第二段,可能ADR的取值会极快地增加,应用时应注意常态状况的上下限调整。ADR先下降到常态状况的下限,但不久就上升并接近常态状况的上限,则说明多头市场已具有足够的力量将综合指数向上拉上一个台阶。

第四,ADR的常态状况的上下限的取值是可以变化的,与选择的参数有关。不同的参数上下限也不同。一般来说:参数越大,上下限离1越近;参数越小,上下限离1越远。ADR是以1作为多空双方力量均衡的分界线的。

第五,由于ADR是用多空双方力量相除来表示力量对比,所以ADR=1是双方力量相等、处于均衡状态的表示。应该说明的是离1的远近不能用惯用的方式衡量,例如0.5离1的距离并不等于1.5离1的距离。应该是如下的对应关系:0.50~2.00、0.66~1.50、0.33~3.00、0.40~2.50、0.53~1.90、0.75~1.33。以上几对数字离1的距离是相等的。在对ADR中某些数字进行调整时,应注意等距的问题。

第六,ADR不能分析个股,分析个股需用别的技术指标。

图11-16 ADR指标运用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