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划分的方法
行业是指从事国民经济中同性质的生产或其他经济社会活动的经营单位和个体等构成的组织结构体系。行业的划分方法多样,上海证券市场为编制沪市成分指数,将全部上市公司分为5类,即工业、商业、地产业、公用事业和综合类,并分别计算和公布各分类股价指数。深圳证券市场将在深市上市的全部公司分成6类,即工业、商业、金融业、地产业、公用事业和综合类,同时计算和公布各分类股价指数。这样对产业进行的分类编制股价指数与我国的证券市场发展状况有关,不同的市场编制反映证券市场变化的指数。典型的分类有以下几种。
1.道琼斯分类法
道琼斯分类法是在19世纪末为选取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有代表性的股票而对各公司进行的分类,是证券指数统计中最常用的分类法之一。它将大多数股票分为3类:工业类、运输业类和公用事业类,然后选取有代表性的股票。虽然入选的股票并不包括这类产业中的全部股票,但所选择的这些股票能足以表明产业的趋势。
2.我国国民经济的行业分类
国家标准于1984年首次发布,分别于1994年和2002年进行修订,2011年进行第三次修订,2017年进行第四次修订。标准共有行业门类20个,行业大类97个,行业中类473个,行业小类1381个。标准的每一个行业小类,全部与国际标准产业分类(ISIC第三版)的最细一层分类建立了对应关系,即通过软件可使我国的新标准直接转换到国际标准,实现了与国际标准的兼容。
3.我国上市公司的行业分类
中国证监会于2001年4月4日公布了《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并于2012年进行了修订,将上市公司分成19个门类、90个大类。分类原则与方法是以上市公司营业收入等财务数据为主要分类标准和依据。当上市公司某类业务的营业收入比重大于或等于50%,则将其划入该业务相对应的行业。当上市公司没有一类业务的营业收入比重大于或等于50%,但某类业务的收入和利润均在所有业务中最高,而且均占到公司总收入和总利润的30%以上(包含本数),则该公司归属该业务对应的行业类别。不能按照上述分类方法确定行业归属的,由上市公司行业分类专家委员会根据公司实际经营状况判断公司行业归属;归属不明确的,划为综合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