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日历异象

二、日历异象

日历异象是指金融市场与日期相联系的非正常收益,主要包括1月效应和周效应等。罗瑟夫和肯尼(Rozeff and Kinney)发现美国股票市场中存在1月效应,即在1月份股票市场的平均收益率显著高于其他月份的收益率。罗瑟夫和肯尼运用方差分析技术,计算了纽约证券交易所市场指数在1924年至1974年的月收益率,结果发现1月份股票市场指数平均收益率是3.48%,而其他月份的平均收益率只有0.68%,这样的差别是极为显著的。此后,大批学者还对美国以外的股市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东京证券交易所也存在着1月效应。表12-1是纽约交易所和东京交易所的1月效应的比较。从表12-1也可以发现,东京交易所也存在着显著的1月效应。

表12-1 证券交易的1月效应

数据来源:戴军、股市效应的国际实证研究。中国证券报,2001-10-9

周效应最早是由凯利(Kelly)发现的,指的是在交易周的周一,收益率大大低于其他交易日。随后,其他学者如克罗斯(Cross)、凯姆和斯坦博(Keim&Stambaugh)均证实美国股市存在周效应。戴军对纽约证券交易所和东京证券交易所的交易日平均收益做了比较,研究证实了纽约证券交易所和东京证券交易所的周效应,如表12-2所示。

表12-2 证券交易的周效应

数据来源:戴军、股市效应的国际实证研究。中国证券报,2001-10-9

行为金融学认为投资者的情绪是造成日历效应的主要因素。1月效应的产生是因为人们把年末当作结算时间,而把新年视为新的开始,他们倾向于在新旧之交时改变他们的行为模式。同时行为金融的研究发现,人们通常在周五以及假日之前的情绪比较高,而在周一的情绪比较低,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周一的股价会下跌。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日历效应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更加深入和细致的研究有待行为金融学进一步的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