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强弱指标(RSI)

三、相对强弱指标(RSI)

1978年,韦尔德(Welles Wilder)在其著作《技术分析新概念》一书中首先介绍了相对强弱指数的概念及应用方法。后来,人们发现在众多的图表技术分析中,相对强弱指数的理论和实践极其适合于股票市场的短线投资,于是被广泛运用于股价升跌的测量和分析中。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股市行情的变化最终取决于供求关系,在一个正常的市场中,只有供求双方取得平衡,才能使价格稳定。相对强弱指数RSI(Relative Strength Index)就是根据供求平衡的原理来测量买卖力量强弱程度的指标,以买卖双方争斗的结果,即收盘价的涨跌,来评估市场上双方力量的强弱,并以此来推测价格未来的变动方向。

1.RSI指标的计算方法

计算主要分为以下几步:

(1)RSI的参数

RSI的参数是选择的交易日的天数,即考虑的时期的长度,一般有5日、9日、14日等几种。这里的5日与MA中的5日线是截然不同的。下面以9日为例具体介绍RSI(9)的计算方法。

(2)RSI的计算过程

先找到包括当天在内的连续9天的收盘价,用每一天的收盘价减去上一天的收盘价,我们会得到9个数字。这9个数字中有正(比上一天高)有负(比上一天低)。

A和B都是正数。这样,就可以算出RSI(9):

计算公式中,A表示9天中,证券价格向上波动的值,B表示向下波动的总值,(A+B)表示证券价格向上向下波动的总值。RSI实际上是表示向上波动的幅度占总的波动的百分比,如果占的比例大就是强市,否则就是弱市。

2.RSI的应用原则

(1)不同参数的两条或多条RSI曲线的联合使用

同MA一样,天数越多的RSI考虑的时间范围越大,结论越可靠,但反应速度慢。参数小的RSI,我们称之为短期RSI;参数大的,我们称之为长期RSI。这样,两条不同参数的RSI曲线的联合使用法则可以完全照搬MA中的两条MA线的使用法则。即:①短期RSI>长期RSI,则属多头市场;②短期RSI<长期RSI,则属空头市场(见图11-12)。

(2)根据RSI取值的大小判断行情

将0~100分成4个区域,根据RSI的取值落入的区域进行操作。划分区域的方法为:在100~80区间,属极强的多头市场,操作上以卖出为主;在80~50区间,属较强的多头市场,操作上以买入为主;在50~20区间,属较弱的空头市场,操作上以卖出为主;在20~0区间,属极弱的空头头市场,操作上以买入为主。

(3)从RSI的曲线形态上判断行情

同KD指标一样,RSI在较高或较低的位置形成头肩形和多重顶底,是采取行动的信号。但是,这些形态一定要出现在较高位置和较低位置,离50%越远结论越可信。形态学中这类形状的相关操作原则,这里均适用。而且RSI运动的趋势线(支撑线和压力线)也为操作提供信号。例如,RSI的支撑线一旦被突破,就是RSI发出行动的信号。

(4)从RSI与证券价格的背离方面判断行情

RSI指标的背离分为顶背离和底背离。顶背离指当RSI在高位形成一峰比一峰低,而对应的证券价格却是一峰比一峰高的形态。这表明证券价格最后的上涨是上涨动能衰竭的过程,是比较强烈的卖出信号。与这种情况相反的是底背离。虽然证券价格还在下降,但RSI在低位形成依次上升的谷底,这表明下跌可能是最后一跌或者说是接近最后一跌,是可以开始建仓的信号。

(5)极高的RSI值和极低的RSI值

当RSI处在极高和极低位时,可以不考虑别的因素而单方面采取行动。比如说RSI如果达到了95%以上,则必须出货;RSI如果低于5%则应该买进。当然,RSI值与RSI的参数有关,与选择的证券有关,不能一概而论。

3.应用RSI应该注意的问题

第一,RSI从顶(底),中途不经过曲折快速达到低位(高位)时,RSI指标将形成第一个峰或第一个谷,这个时候极容易出现误判,与KDJ指标相同。例如,价格急升,RSI突破“80”时,这时RSI往往可以升越“90”或“95”,超卖信号将失效,按照RSI超越“80”进行抛空会带来严重损失。

第二,RSI的另一个不足是在顶部和底部的钝化,这一点与KD指标相同,但是两者相比,RSI的钝化程度比KD指标更高。正是由于这个原因,RSI发出行动信号时,往往指不出采取行动的具体价位。

图11-12 RSI指标运用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