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的市场结构分析

一、行业的市场结构分析

行业一般特征分析的理论基础是贝恩等人提出的“结构—行为—绩效”模型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以贝恩为代表的产业组织理论强调市场结构对行为和绩效的影响作用,提出“结构—行为—绩效”模型理论。他们认为:(1)产业的绩效取决于卖方和买方的行为,卖方和买方的行为取决于市场结构。结构反过来又取决于基本状况,如技术和产品需求等条件。(2)从理论的逻辑来看,该理论更多地强调了市场结构是导致厂商不同行为和绩效的主要因素。其中进入壁垒构成了市场结构决定性的要素,导致进入壁垒的因素是现有厂商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化、绝对成本优势。行业的市场结构特征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完全竞争的特征

第一,市场上有许多经济主体,这些经济主体数量众多,且每一主体规模又很小,所以,他们任何一个人都无法通过买卖行为来影响市场上的供求关系,也无法影响市场价格,每个人都是市场价格的被动接受者。

第二,产品是同质的,即任何一生产者的产品都是无差别的。

第三,各种资源都可以完全自由流动而不受任何限制,这包括:①劳动可以毫无障碍地在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之间无障碍流动。②任何一个生产要素的所有者都不能垄断要素的投入。③新资本可以毫无障碍地进入,老资本可以毫无障碍地退出。

第四,市场信息是完全的和对称的,厂商与居民户都可以获得完备的市场信息,双方不存在相互的欺骗。

2.垄断竞争的特征

第一,市场中存在着较多数目的厂商,彼此之间存在较为激烈的竞争。

第二,厂商所生产的产品是有差别的,或称“异质商品”。

第三,厂商进入或退出该行业都比较容易,资源流动性较强。

第四,企业对产品的价格有一定的控制能力。

3.寡头垄断的特征

第一,生产者只有几家,市场上的厂商只有一个以上的少数几个(当厂商为两个时,叫双头垄断),每个厂商在市场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其产品价格具有相当的影响力。

第二,产品同质,基本不存在差异。

第三,每个生产者对市场的价格和交易都有一定的影响力。任何厂商进行决策时,必须把竞争者的反应考虑在内,因而既不是价格的制定者,更不是价格的接受者,而是价格的寻求者。

第四,进出不易。其他厂商进入相当困难,甚至极其困难。因为不仅在规模、资金、信誉、市场、原料、专利等方面,其他厂商难以与原有厂商匹敌,而且由于原有厂商相互依存,休戚相关,其他厂商不仅难以进入,也难以退出。

4.完全垄断的特征

第一,只有一家企业控制市场。

第二,产品没有或缺少合适的替代品。

第三,企业对价格有很大的控制能力,但在制定产品的价格与生产数量方面受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