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债券投资价值的因素
1.影响债券投资价值的内部因素
(1)债券的期限
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债券的期限越长,其市场价格变动的可能性就越大,投资者要求的收益率补偿也越高。
(2)债券的票面利率
债券的票面利率越低,债券价格的易变性也就越大。在市场利率提高的时候,票面利率较低的债券的价格下降较快。但是,当市场利率下降时,它们增值的潜力也很大。
(3)债券的提前赎回规定
债券的提前赎回条款是债券发行人所拥有的一种选择权,它允许债券发行人在债券到期前按约定的赎回价格部分或全部偿还债务。这种规定在财务上对发行人是有利的,因为发行人可以在市场利率降低时发行较低利率的债券,取代原先发行的利率较高的债券,从而降低融资成本。但对投资者来说,提前赎回使他们面临较低的再投资利率。这种风险要从价格上得到补偿。因此,具有较高提前赎回可能性的债券应具有较高的票面利率,其内在价值相对较低。
(4)债券的税收待遇
一般来说,免税债券的到期收益率比类似的应纳税债券的到期收益率低。此外,税收还以其他方式影响着债券的价格和收益率。例如,附息债券提供的收益包括息票利息和资本收益两种形式,而美国把这两种收入都当作普通收入进行征税,但是对于后者的征税可以等到债券出售或到期时才进行,因此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大额折价发行的低利附息债券的税前收益率必然略低于同类高利附息债券。也就是说,低利附息债券比高利附息债券的内在价值要高。
(5)债券的流动性
债券的流动性是指债券可以随时变现的性质,反映债券规避由市场价格波动而导致的实际价格损失的能力。流动性较弱的债券表现为按市价卖出较困难,持有者会因此而面临遭受损失(包括承受较高的交易成本和资本损失)的风险。这种风险必须在债券的定价中得到补偿。因此,流动性好的债券与流动性差的债券相比,前者具有较高的内在价值。
(6)债券的信用级别
债券的信用级别是指债券发行人按期履行合约规定的义务、足额支付利息和本金的可靠性程度。一般来说,除政府债券以外,一般债券都有信用风险(或称违约风险),只是风险大小不同而已。信用级别越低的债券,投资者要求的收益率越高,债券的内在价值也就越低。
2.影响债券投资价值的外部因素
(1)基础利率
基础利率是债券定价过程中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证券的投资价值分析中,基础利率一般是指无风险证券利率。一般来说,短期政府债券风险最小,可以近似看作无风险证券,其收益率可被用作确定基础利率的参照物。此外,银行的信用度很高,这就使得银行存款的风险较低,况且银行利率应用广泛,因此基础利率也可参照银行存款利率来确定。
(2)市场利率
市场利率是债券利率的替代物,是投资于债券的机会成本。在市场总体利率水平上升时,债券的收益率水平也应上升,从而使债券的内在价值降低;反之,在市场总体利率水平下降时,债券的收益率水平也应下降,从而使债券的内在价值增加。
(3)其他因素
影响债券定价的外部因素还有通货膨胀水平以及外汇汇率风险等。通货膨胀的存在可能使投资者从债券投资中实现的收益不足以抵补由于通货膨胀而造成的购买力损失。当投资者投资于某种外币债券时,汇率的变化会使投资者的未来本币收入受到影响。这种影响的可能性都必须在债券的定价中得到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