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的形态与特征

三、浪的形态与特征

1.推动浪

推动浪与高层次的浪方向相同,起推动趋势发展的作用。推动浪简洁明了,相对容易认出和研判。推动浪包括:浪1、浪3、浪5、A浪和C浪,如图10-33所示。推动浪的地位是相对的,它可能处在一个更大的推动浪之中,也可能处在一个更大的调整浪之中。推动浪有一个特点,即不管是上升还是下降,对推动浪的细分必然是分成5个小浪。

图10-33 推动浪

牛市中,艾略特法则的焦点在于跟踪及准确计算上升阶段5个波浪的发展进程,即3个向上运动的波浪和2个间隔其中的向下运动的波浪。这一概念也就是现在的通俗说法——“所有牛市均有三条腿”(三个向上推动浪)。推动浪中的浪1、浪3、浪5的成交量大,而其余两个反向运行的调整浪(浪2、浪4)成交量小,成交量高峰一般出现在浪3期间。

(1)推动浪的特性

由于所处的位置不同,推动浪的特性也有所区别。下面以上升为例进行叙述。

•第1浪。第1浪是整个上升趋势过程的开始,所以它一般处于市场的底部位置。在底部的形成中,第1浪的上扬往往被认为是不起眼的有限反弹,一般将首先遭到空方的打压。因此,第1浪持续的时间一般很短,上升的高度也不大。与先前下跌中的熊市反弹相比,第一浪的上扬在技术上更有结构性,常常显示出成交量的轻度增加。如果底部形态已经完全形成,第1浪向上的高度可能会高一些。

•第3浪。第1浪和第2浪已经完成了筑底的过程,而且又由于此时的底部已经比第1浪出现时要坚实得多,第3浪很可能成为上冲最为强烈的、持续时间最长的、上升高度最高的一浪。虽然不能说第3浪总是最长的一浪,但可以说第3浪永远不是5浪中最短的一浪。由于第3浪是最为强烈的、持续时间最长的、上升高度最高的一浪,因此总免不了产生价格突破、“持续”跳空、成交量放大等现象。所以,成交量的放大和价格的上升也成为判断一个浪是否是第3浪的标准之一。在图形上,第3浪所表现出来的是价格位置发生了本质性的改变,因此大多数证券的价格在经过了第3浪的上升之后,就“再也回不去了”。

•第5浪。就广泛性而言,经历前4个浪的两次上升和回落之后,第5浪往往要比第3浪温和得多。第3浪出现的强势和疯狂,在第5浪会得到充分的控制。在第5浪完成的末期,各种技术指标差不多都会发出背离的信号,预示着顶部的形成和向下趋势的开始。第5浪所持续的时间可能很长,也可能较短,没有一定的规律。

•A浪。A浪与第1浪有类似的特性,它也容易被误认为是暂时的回落。但是,由于前面第5浪的末期出现的技术指标背离,持券的获利者也可能会将手中的证券大量抛出。因此,A浪下落的深度也可能会很大,而且大的成交量可能同时出现,形成价跌量增的局面。

•C浪。C浪持续时间长,跌幅大,且广泛性强。下跌杀伤力的强弱主要体现在C浪的表现中。在这段下跌行情中,A浪和B浪中持有的种种幻想往往灰飞烟灭,因而恐惧控制了一切。但是,C浪的出现又是调整浪进入尾声的开始,C浪的后期,极易出现各种行动的信号。

(2)推动浪的延伸

所谓浪的延伸,是指浪的运动发生放大或拉长的现象。波浪发生延伸,将会使得此一波浪序列形成大小相似的9浪,而如果延伸浪中再出现延伸,则我们会见到13个大小相似的波浪。根据实际经验,波浪的延伸在现实中是经常出现的。如果在分析中无法辨认是哪一个波浪出现延伸,并不要紧,因为在艾略特的理论体系中,5浪、9浪与13浪甚至17浪的意义是一样的,图10-34显示了3浪延伸、1浪延伸、5浪延伸及无法辨认的延伸等各种情形。

图10-34 推动浪的延伸(1)

推动浪的延伸中存在着一条非常重要的规律:3个推动浪中一般只能有1个浪会产生延伸。如果某一个推动浪产生了延伸,则另外两个推动浪通常不会产生延伸现象,而且这两个未出现延伸的推动浪在时间长短和波动幅度上也大致相同。这一特性成为我们对延伸进行判断的有用依据之一。另外,最常见的延伸浪是第3浪,第3浪永远不是最短的作用浪,这个事实在实际的波浪研判中尤其重要。而且,延伸浪中也会出现延长浪。在股票市场中,延长了的第3浪中的第3浪通常也是延长浪,图10-35显示了人们在辨认推动浪的延伸时常犯的错误。

图10-35 推动浪的延伸(2)

(3)推动浪的失败形态

推进浪可以延伸,也可以失败。第5浪可能会出现失败形态(见图10-36)。艾略特使用“失败形态”的字眼,借以描述第5浪的运动未能突破第3浪终点的价格水平。当第5浪不能创新高(低)时,很可能市场会出现大逆转。“失败的第5浪”的出现,可能是由于基本面突然出现的重大变化以及第3浪没有过分上涨等因素影响而造成的。正如现实世界难以完美一样,股市也经常会出现令人遗憾的地方。

图10-36 推动浪的失败形态

(4)推动浪的倾斜三角形形态

艾略特认为,倾斜三角形(上升或下降楔形)为推动浪中的一种特殊形态,主要出现在第5浪的位置。斜三角形的结构同样是由5个浪组成。与延伸不同的是,这5个浪的每一个浪都分成3个小浪。每个浪都细分成3浪,形成3—3—3—3—3形态,这与波浪理论最基本的上升5浪、下降3浪的8浪结论不同。这种形态也可能发生在C浪。艾略特指出,在股市中,一旦出现一段走势呈现快速上升或快速下跌的状况,其后经常会出现倾斜三角形形态(见图10-37)。

图10-37 推动浪的倾斜三角形形态

2.调整浪

所谓调整浪就是指运行方向同它的上一层次的波浪方向不同的波浪。调整浪是对推动浪的补充。一个浪不是推动浪就是调整浪,5浪结构中的第2浪和第4浪、3浪结构中的B浪都是调整浪。调整浪是对主浪的波动行为进行调整和修正。主浪的上升或下降有可能太过于激烈,调整浪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慢慢地平息这种过于火爆的过程,使投资者能够重新聚集力量,进行适当的休整,有利于证券价格新一轮的上升或下降。

(1)调整浪的特征

推动浪很容易识别,调整浪的界线却不是很清楚,识别起来有些困难,以至于有人在运用波浪理论的实践中,提出一个简单而有效的经验,即“如果你数不清,那它就是调整浪”。调整浪虽然识别起来有些困难,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调整浪一定以3浪或3浪变形的形式出现,而绝不会以5浪的形式出现。各个调整浪由于其所处的位置不同,其特性也有所不同。

•第2浪。第2浪不会运动到低于或超过第1浪的起点。在上升阶段中,第2浪是第1浪的回落,并完成筑底的全部过程。一般情况下,第2浪要将第1浪上涨的部分“吃”回去。但第2浪不会创出新低,而会在底部形成我们熟悉的W底或头肩底形态,为第3浪的大幅度上涨创造条件。

•第4浪。第4浪的形态是最为复杂多变的,在经过了第3浪的猛烈上升后,第4浪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调整形态。第4浪对5浪结构完成后出现的熊市有很强的支撑作用。也就是说,第4浪的最低点是未来第5浪之后3浪调整结构的重要支撑位置。除特殊情况外,第4浪和第1浪绝不应该重叠。这意味着在上升趋势中:第4浪永远不会进入第1浪的价格领地,第4浪调整的最低价不应跌破第1浪的最高价;在一个5浪下降趋势中,第4浪反弹的最高价不应突破第1浪的最低价。

•B浪。B浪也是复杂多变的形态。在经过了A浪的调整后,B浪会试图将A浪的回落拉回去,但通常是失败的。从图形上看,B浪更多的是横向运动,多次上升不成功后,为后面的C浪下跌积累力量。实践中,多数人认为B浪是新一轮升浪的开始,但实际上,是多头陷阱。

(2)调整浪的类型

调整浪可以分为多种类型:锯齿形、三角形、平台形、双三形、三三形和半月形。下面对前三种调整浪进行介绍。

•锯齿形。锯齿形调整浪是最简单的调整浪,识别起来比较容易。它包括3种类型:单锯齿形、双锯齿形和三锯齿形,如图10-38所示。牛市中的单锯齿形调整浪是一种简单的3浪下跌模式,标示为A—B—C,其子浪序列是5—3—5。在熊市中,锯齿形调整浪发生在相反的方向上,因此,熊市中的锯齿形调整浪常常被称为倒锯齿形调整浪。有时锯齿形调整浪会一连发生两次,或至多3次,尤其是在第一个锯齿形调整浪没有达到正常目标的时候。在这些情况下,每个锯齿形调整浪会被一个介于其间的“3浪”分开,这产生了所谓双重锯齿形调整浪或三重锯齿形调整浪。无论是3浪结构的调整还是13浪结构,中间B浪的高点(或低点)远远未触及A浪的起点,而C浪的低点(或高点)却远远地低于(或高于)A浪的低点(或高点)。正因为如此,才构成曲折向下(上)的酷似字母N的锯齿形。

图10-38 调整浪的类型

•三角形。这是一种经常出现的调整模式。艾略特波浪三角形研究方法与其他的三角形研究不同。艾略特三角形是一种5浪之间相互穿插的模式。三角形多出现在5浪结构中的第4浪,有时也可出现在3浪结构中的B浪,但是以第4浪的情况居多。三角形的形状本身是由5浪组成的,这5个浪的每一个浪又可以细分成3小浪。这个形状同推动浪的第5浪中的斜三角形的形状相同。两者的区别在于:三角形调整浪中的三角形态以横向发展为主,没有明显的倾斜,而推动浪斜三角形中的三角形是倾斜的,如图10-39所示。

图10-39 艾略特三角形

•平台形。平台形调整浪的价格趋势是横向波动,没有明显的向上、向下的趋势。平台形在形态结构上与锯齿形很相似,区别主要在两个方面:①平台形的3浪结构调整可以被细分,但是细分的结果是3—3—5的波浪序列,而锯齿形是5—3—5的波浪序列。②A、B、C这个3浪的顶点的相对高度,可以有各种相对位置。正是由于A、B、C这3浪顶点和底点的相对位置的不同,才导致平台形调整浪的不同类型。平台形调整浪主要分为两种形态即常规的平台形和它的变形体。变形体有两个,所以平台形一共可以分为3种形态,如图10-40所示。

第一种是常规的平台形。它的特点是A、B、C这前一推动浪的高点和低点都相同或近似相同,这样,从图形上看就是一个不倾斜的平台的形状。这种平台形类似形态理论中的矩形,它在很大程度上应该属于对现有趋势的巩固,而不是对现有趋势的调整。所以,出现这种平台形之后的走势往往是保持原来趋势的运动方向。换句话说,牛市中的平台是上升,熊市中的平台是下降。

第二种平台形是A浪的高点和低点被B浪和C浪超越,这种形状也称为扩散平台形。在这种调整类型中,B浪会创一个新高,C浪会下降或上升至A浪的最低或最高处,甚至超越。

第三种平台形是B浪位于A浪的高点与低点之间,但是C浪未超越A浪的高点或低点。从形态理论的观点看,其属于对称三角形形态,价格的波动幅度逐渐变小,是形态学中的持续整理形态。因此,称之为收缩平台形。从本质上讲,不管是哪种类型的平台形调整浪,都是对现有趋势的巩固和加强。所以,从这些方面看,平台形之后的走势应该是保持原来的趋势方向。

图10-40 平台形调整浪

3.理想的艾略特波浪前进

理想的艾略特波浪序列包括:第一阶段,股价处于历史底部,由于前期大跌,对市场敏感的人们已经意识到价值低估开始不断买入股票,市场出现反弹。第二阶段,随着基本面的好转,市场迎来了强力波浪。第三阶段,市场情绪高涨,股市陷入最后的疯狂。此后,市场进入调整阶段,至此5浪完成,如图10-41所示。艾略特波浪序列中的每一浪的个性,都是反映它所包含的群体行为的必不可少的部分。群体情绪从悲观到乐观,再从乐观到悲观的前进,在每个时间轮回中往往沿着相似的路径,这在波浪结构中的相应点产生了相似的环境。

图10-41 理想的艾略特波浪

4.数浪的基本规则

波浪理论的原始结果相当简单,就是8浪结构。但是,这8浪的具体表现形式可以多种多样,这就给我们应用波浪理论带来了很多麻烦。这里给出几个波浪理论中的规则,来帮助我们识别波浪。

(1)第3浪一定不是最短的浪

结构中的第3浪,其长度通常是最长的,而且肯定不是第1、3、5浪中最短的。数浪时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按顺序1、2、3……数下去,而不考虑某部分是否适合作为第3浪。这个原则就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方法,当发现我们认为的第3浪是最短的浪的时候,就应该明白自己数错了。

(2)第1浪、第4浪不重合

5浪结构中的第4浪,除非是在斜三角形内,否则,上升的情况中,第4浪的底部应该比第1浪的顶部高;下降的情况中,第4浪的顶应该比第1浪的底更低。同上面一样,这一条能帮助我们识别第4浪,避免犯很多明显的错误。这和我们在介绍第3浪特征时的阐述是一致的,这是因为“第3浪是价格位置的高低发生根本性改变,远离起始价格区域,再也回不去了”。所以第1浪和第4浪不重合。

(3)交替原则

波浪的形态几乎是交替地出现,尽量避免相同的形态连续重复出现。这个原则其实对很多其他的技术分析方法也适用,尤其是形态理论。上一次顶部或底部出现某种形态,紧接着的下一顶部或底部就可能是另一种形态。换句话说,通常我们不知道下一个是什么形态,但是我们知道下一个不是什么形态。具体到波浪理论上,以调整浪满足这个原则最为明显。例如,第2浪是简单形态,那么第4浪是简单形态的可能性就不大,而应该是复杂的形态,例如是三角形或双三形或三三形。如果第2浪已经是复杂形态了,那么第4浪多半是简单形态。当然,交替原则并非必然地出现,但在大量的实例中显示出这个规则的存在性。

(4)高层次第4浪高(低)于第3浪中的低层次第4浪

对出现在第4浪之前并与其同层次的第3浪来说,如果可以分成5浪结构,就会出现一个低层次的第4浪,这就是在前一段波浪中衍生出来的低一层次的第4浪。本市中,在大第4浪的回落中,其低点常常在这个较低层次的小第4浪的范围内完成。换句话说,高一层次的第4浪低点,应该比第3浪中低一层次的第4浪的低点高。对于熊市的叙述正好相反。这个规则实际上为我们提供了解决行情回落时支撑位在何处的问题。当然,有发生意外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