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亡者的觉醒
1933年,由“联华”出品,“诗人”导演孙瑜执导的影片《小玩意》公映,受到观众的好评,同时,也有一些评论家提出了“空想”的意见。但是,在今天看来,这种“空想”事实上是孙瑜一以贯之的田园牧歌式的人生状态与诗化创作风格追求。导演在创作中反映了乡村手工业者在帝国主义商品经济冲击下的悲惨遭遇,以及觉醒的意识,电影史家佐藤忠男称之为一部“抗日电影杰作”。(18)
孙瑜(1900—1990),生于重庆,原名孙成屿。少年时代就读于南开中学时,他就曾创办“苔岑诗社”,以诗会友。孙瑜毕业于清华大学,公费负笈美国就读于威斯康星大学专习英国文学与戏剧,同时在哥伦比亚大学、纽约摄影学院选学电影,成为我国最早的在海外系统学习电影知识的留学生。回国后在长城影片公司完成处女作《渔叉怪侠》,进入“联华”后,孙瑜迎来了创作生涯中的“黄金岁月”。他先后执导了《故都春梦》《野草闲花》《野玫瑰》《火山情血》《小玩意》《体育皇后》《火的洗礼》《共赴国难》《天明》《大路》等影片,形塑了个人风格,获得了电影“诗人”桂冠,赢得声誉的同时也成为一位富有争议的创作者。新中国成立后,《武训传》为他的命运带来了不可修复的创伤。
《小玩意》讲述了被“一·二八”战火摧毁的乡村生活。叶大嫂(阮玲玉饰)是一位以手工做小玩具为生的农村女性,她智慧、泼辣、深明大义。丈夫老叶(刘继群饰)憨厚老实,还有一双可爱的儿女,珠儿(黎莉莉饰)、玉儿,围绕在身边的村民阿勇(罗朋饰)、“螳螂乾”(韩兰根饰)善良淳朴。村民们过着恬静的田园生活。叶大嫂的不幸肇始于丈夫因过度劳累猝死街头,儿子玉儿在混乱中被掳走。军阀混战中,叶大嫂与珠儿、乡民们流落至上海,重新开始制作小玩具,但受国外机器生产的玩具冲击,手工玩具几乎无人问津,村民们在繁华的上海艰难度日,举步维艰。叶大嫂年轻时的恋人袁璞(袁丛美饰)是一位知识分子,被叶大嫂劝服去国外深造,以实业报效祖国,抵制外国商品。学成后,袁璞回国开办了玩具工厂。“一·二八”事变爆发,战火使17岁的珠儿觉醒,带领大家加入抗敌的行动中,却被流弹击中不幸牺牲。影片最终,叶大嫂与儿子玉儿相见却不相认,玉儿的志望在于抗敌救国,他挑中了叶大嫂卖的玩具兵器,付钱时,叶大嫂却拒绝了,因为“飞机和兵……该送给救中国的人”。
叶大嫂在新年前夜疯了,在歌舞升平的上海街头呼喊着“敌人杀来啦!大家一起出去打!救你的国……”影片塑造的叶大嫂形象,打破了民众对于乡村妇人的固有成见,片中其他村民的抗日行动,对呼吁全民抗日起到了积极的动员作用。
影片艺术细节颇具匠心,“玩具”具有鲜明的政治隐喻功能:将小人叩拜老虎改成打老虎这一情节,暗示敌我抗战;叶大嫂手工制作的玩具有士兵、飞机等,国外机器生产的玩具有坦克等,两者置于同一画面中,寓意帝国主义资本对本土手工业的冲击,以及军事上双方力量的悬殊。它不但作为小手工业的象征,还凸显着外来工业对民族资本、文化的双重侵蚀。
《小玩意》是一部严肃的抗日题材电影,但风格诙谐、轻松,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令人忍俊不禁。例如叶大嫂睡着时,珠儿、老叶与小狗不敢打扰,动作过度小心地在屋里行走;吃臭豆腐时,叶大嫂、珠儿捏着鼻子;珠儿在玩滑梯时将裤子划破;珠儿与心上人约会,大家往水中扔石子,故意被认为是“乌龟打水”……这些有趣的情节以喜剧的方式讲述了一个悲剧故事。《小玩意》也具有抒情的民族风格,延续了孙瑜作品一如既往的诗意、隽永。影片开始时,徐徐拉开了一片如梦似幻的太湖风景,犹如一幅画卷,“用极美化的摄影,流露出大自然的风趣”,渲染出战争之前乡村的恬静。珠儿临终时,与母亲的告别哀伤却处理得十分克制,她为母亲拭去泪珠,轻轻地弹出,与昔日快乐的回忆相呼应。正是这样诗意、浪漫的艺术处理,也成为孙瑜遭遇“空想”评价的理由。柯灵回应道:“我们看孙瑜的作品吧,他虽然总是使农村充满诗情画意,仿佛世外桃源,把穷愁交迫的劳苦大众写得融融泄泄,好像尧舜之民;但他也写了军阀混战,地主土豪横行不法,写了农村破产,农民无家可归,写了城市的畸形繁华和普遍贫困。他并没有掩盖真实,替日趋崩溃的社会粉饰太平。”(19)
《小玩意》还需强调的是阮玲玉的出色表演,作为默片时代的“女神”,她为这部影片贡献了无可挑剔的演技。阮玲玉(1910—1935),学名阮玉英,生于上海一个贫苦家庭,祖籍广东香山。1926年,阮玲玉考入明星公司,出演了《挂名的夫妻》《血泪碑》《北京杨贵妃》《洛阳桥》《白云塔》,后因得罪“明星”老板张石川备受冷落,无戏可拍。(20) 1928年她转入大中华百合影片公司,这一时期参与了《情欲宝鉴》《珍珠冠》《劫后孤鸿》《银幕之花》《火烧九龙山》等影片的拍摄。1929年阮玲玉加入“联华”,在《故都春梦》中一鸣惊人,逐渐走向事业的巅峰,在《野草闲花》《恋爱与义务》《一剪梅》《桃花泣血记》《三个摩登女性》《再会吧,上海》《香雪海》《神女》《城市之夜》《国风》《人生》等影片中贡献了精湛的表演,代表着默片时期中国电影表演的最高水平。正如研究者石川的论述,吴永刚、孙瑜、郑君里等与她有过合作关系的各路影人,都会毫不吝啬地用各种最美好的词语来赞美阮玲玉。②吴永刚评论道:“她有着非常敏捷的感应力,如同一张感光最快的底片,反应力非常快,尤其是她对于工作的严肃,一丝不苟的态度,值得使人感动的。在她的过去的作品中……她能深深地抓住剧中人的个性,她能控制她的情感,使她的表情和动作,转变的顺序的节奏恰到好处。她对于工作是聪明而诚恳,待人接物使人感到像是一团和煦的春风。”(21)
另一方面,还可以发现孙瑜的创作实际上对国民政府的一系列官方倡议给予了及时的呼应,以“玩具”作为结构全片的重要细节,与30年代当局关注儿童问题,积极塑造“小国民”的热潮不无关系,1932年创立儿童节,且1935年被定为全国“儿童年”。片中成年的珠儿形象健美,大胆地身着短裤,带领大家做运动,很难让人不与轰轰烈烈的“新生活运动”产生联想,而对民族工商业的保护,也可视为倡导“国货运动”的电影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