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政电影团”之成立及其电影活动
根据研究者黄德泉最新的考证,“至迟在1939年春夏间”中央军委总政治部便成立了电影队,李肃担任党支部书记,电影队以电影放映为主要工作。电影摄制工作在总政治部电影团(简称“总政电影团”,即一般所称的“延安电影团”)成立之后开始,时间为1940年6月。电影团下设电影放映处与电影摄影队,1940—1941年领导成员是处长余非和队长吴印咸。1943年2月20日,“总政电影团”被划归到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政治部所属宣传部,这就是“联政电影团”。(5)
吴印咸(1900—1994),江苏沭阳人,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他曾在天一影片公司任职,后在电通影片公司、明星电影公司任摄影师,曾经摄制《都市风光》《风云儿女》《马路天使》等片。
在吴印咸和钱筱璋的记忆中,成立之初的电影团摄影队只有六人——编导袁牧之、技术及摄影吴印咸、摄影徐肖冰、政治指导员李肃、总务魏起、场记叶苍林。1939年吴本立加入,1940年初补充了马似有、周从初,1941年钱筱璋的加入为年轻的电影团注入了新鲜血液。(6) 电影放映处主要成员还有吴德礼、席珍、张鹏、丁一、王振东、赵天培、罗光、鲁克等,历经三个月技术培训后开始工作。
工作物资十分有限,可谓“白手起家”。摄影器材包括两台摄影机,分别是导演伊文思赠送的35毫米“埃姆”有声摄影机和一台购于香港的16毫米“菲尔姆”摄影机,照相机有三台,影人们戏称为“两动三呆”。放映器材有35毫米、16毫米放映机各一部,小发电机两三台,以及白布做的银幕一块。胶片有16000英尺35毫米底片,还有一些洗印药品。(7)
1946年4月,中共中央在争取伪“满映”的斗争中获得了胜利,田方、袁牧之、许珂、钱筱璋等与先前到达的地下党员赵东黎、刘建民,在东北电影公司正式接管了“满映”,舒群任东北电影公司经理,任命张辛实为副总经理,袁牧之为顾问。(8) 以1946年并入东北电影制片厂为标志,电影团结束了八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筚路蓝缕地为中国电影开辟了一块全新的领土,为“人民电影”书写下生动、坚实的第一笔,正如1950年2月27日新华社所播发的《人民电影事业在飞跃发展中》报道所言:“一九四六年东北电影制片厂成立,华北也有了一个电影队,中国的人民电影事业才渐渐初具规模。”(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