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洁自然的佤族服饰

佤族喜居大山丛林,是典型的山地民族。大山般豪迈的个性,反映在日常服饰上,注重的是服装的朴实、自然、大方、耐用,很少刻意装饰。在服饰的颜色上,佤族酷爱红、黑两色。据说红色是天空的颜色,黑色又与大地同色,天和地融为一体,象征着和平、吉祥。
妇女服饰较之男性服饰保留了更多的本民族传统风格。上衣短小,喜外露肚脐,选用红、黑两色自染棉布缝制而成;下着自织自染棉质或麻质筒裙。在筒裙上最为显眼并有着深层次含义的是筒裙中间一块,它是妇女们竞相展示织绣手艺的地方,上面织绣的图案花样繁多,异常丰富。然而,常见的还是简洁明快的变形图案,如牛角纹和小米雀眼睛等。
相传此二物是佤族的吉祥物。在天地还未分开时,人类被困于一个山洞,是小米雀用嘴一点点啄开一个小洞口,才使得人类从山洞里走出来。为了感恩,勤劳灵巧的佤族妇女将小米雀的一双眼睛,用菱形图案做代表,织绣在自己的筒裙上,世代相传着这个美丽动人的故事。
而牛角图案,同样寓意深刻。牛作为佤族长期以来亲密无间的好帮手,耕地运输都离不开它,尤其在举行重大宗教祭祀活动时,牛是最上等的祭品。它往往还象征着勤劳朴实和财富。因此,无论男装女装,只要穿上缀有牛角图案的服饰,便倍觉荣耀。
佤族妇女身上的饰品,丰富多样。有用象牙和料珠串缀成的腰带,价格昂贵,是佤族妇女最为珍爱的物品,也是佤族妇女们所渴望的体面聘礼。有“一根腰带,一头黄牛换”的等价观念。佤族妇女腰上套的篾箍,一般涂红、黑两色漆。走起路来篾箍随脚步上下左右摆动,尤为好看。藤篾脚箍,需要把绑腿布箍紧,外出劳作时,才不至于被杂草树枝划破,既实用又是脚上的饰品。

女孩子以留得一头黑色长发为美,常常散披肩后,头顶用一个半弧形银制头箍紧箍,远远望去,在黑油油长发的映衬下,头箍闪闪发光,像是黑色瀑布中发亮的一条银色带。有的女孩子还喜带臂箍、银镯和银制项圈。无论男女老少,外出劳作赶集都要挎上挎包。挎包上多采用长形白色的芦谷籽装钉成“十”字花作为装饰,盛放常备物。

佤族男子服饰与其粗犷豪放的性格一样,朴实自然。坎肩黑色短马褂,大裤裆宽裤腿黑棉裤,走起路来,两裤腿向两边摇甩,很有节奏感。红、黑两色高帽,正上方留布头处打结成牛角形,又称“英雄结”。红、黑包头在配戴上有严格区分,一般勇敢强壮,在当地有地位、有影响的人才配戴红包头,而一般人只配戴其他颜色的包头。应根据自己的身份来配戴,不能乱来,否则会被人误解,甚至被嘲笑。佤族男子颈戴银制项圈一个,或竹篾项圈三四个,左耳戴一只圆形耳环。外出常挎一把长刀,过去用于砍人头、自卫或捕猎,现在则多用来干活或装饰。过去,由于佤族的生产力低下,生活水平差,佤族妇女从事的家庭纺织远远满足不了生活所需,缺衣少穿是普遍现象,另外,佤族不会做鞋子,男女老幼皆赤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