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高耀星
十二、高耀星
高耀星(1906~1969年),男,佤族,佤名戛抚,原籍云南省永德县。1920年,随父母由孟定坝迁到沧源县南腊中寨定居。1954年被推举为云南省人大代表,1956年被推选为全国政协委员,历任云南省政协第一、第二、第三届委员、常委。
1934年,被胡玉山招为上门女婿,先后任班洪总管的属官、管家,是胡忠汉、胡忠华的内部参谋。在“班洪抗英事件”中,积极协助班洪王召集各部落头目会议,剽牛盟誓,策划安排抗英部署,调动兵力,筹款筹粮,购买枪支弹药,搞好后勤保障工作。1935年,到户算参加中英勘界会议,力呈“滚弄江以北区域历属中国领土”,坚决反对把阿佤山划给英国(缅甸)。1941年,率领20多人的民族武装前往班弄,制伏了在当地叛乱的马美廷部。抗日战争时期,陪同胡忠华赴昆明晋谒省主席龙云,任胡的翻译。龙云听了他们的汇报之后,任命胡忠华为“班洪守备司令官”,令胡组织抗日武装参加对日作战。回到班洪后,高奉胡忠华之命率200多名武装自卫队到南大、户板、新地方一带抗击日军,直到日本投降。
1949年9~10月,耿马、镇康反动武装先后两次进攻沧源解放区。李文焕部和孟定土司攻打南腊,杀高耀恒等,占领了班莫、班改等村寨。胡忠华、高耀星率兵50多人对反动武装进行反击,收复了失地。之后,主动接触人民解放军和政府,给人民解放军和政府工作人员提供方便和保护,他家成了解放军侦察员的“客栈”。1951年5月,李弥残匪进犯沧源,李多次致信邀请胡忠华到永和开会,接受委任。高耀星力劝胡慎重,不同意胡前往。人民解放军攻打李弥残匪时,他主动做胡忠华、胡忠信等一批民族上层人士的思想工作,派出武装配合人民解放军的军事行动,还派可靠的人给人民解放军做向导,帮助疏通各村寨的关系。消灭李弥残匪之后,人民解放军和地方工作人员进驻班洪地区,他主动打开自家粮仓,拿出1500多公斤稻谷送给部队和工作人员。1951年10月,高耀星被邀到北京等地参观,受到了更深刻的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教育,更加坚定了热爱祖国、拥护共产党的信念。高耀星重视民族教育,到内地参观时恳求政府派教师到阿佤山开办学校。参观回来后,停止做大烟生意,发动家人和本村群众开挖水田,1年就开田100多亩。还把自己的女儿高敏送到云南民族学院读书,表示永远跟着共产党走的坚定决心。“文化大革命”时期,高耀星被扣上“特务间谍”的帽子而受到批判。他不堪忍受残酷打击,于1969年夏,在他家水田沟头的深塘里投水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