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保卫国
2025年09月10日
十一、保卫国
保卫国(?~1961年元月),男,佤族,佤名埃香,又名达监,官名昆爱,沧源佤族自治县班老人。
1933~1934年间,英国侵略军占领班老地区,企图侵占中国佤山银矿。埃香在班洪王的支持和其他头人的配合下,组织指挥班老部落各寨佤族人民坚决抗英。战斗中,英军炮轰烧毁班老寨,他率百姓退避龙头山,仍然与英军坚持斗争,并在“火烧龙头山”一役中重创英军,接着在佤山各族人民和西南义勇军的支援下将英军打退。1936年,中英会勘滇缅南段未定界时,埃香被传叫到南大会议上说明情况,他与达阶囊、达金等人痛斥了英帝国主义的侵略暴行,陈述班洪、班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并拿出他家世代珍藏的朝廷官服和敕封的“班老王印”以及先祖蜂筑与吴尚贤共开茂隆银厂时所定盟约的木刻等物作证。之后,中方会勘委员嘉其义根据埃香在抗英保卫疆土斗争中的表现,帮其取汉姓为“保”,名“卫国”。保卫国为表示抗敌保国,忠于华夏的决心,将其弟分别取名为“保卫民”“保卫厂”。
1953年8月,缅甸政府请保卫国和胡玉堂到腊戍,准备为其封官割地,他俩愤然拒绝,表示坚决归服中国。1955年,保卫国应邀前往昆明开会参观,并将祖传木刻等文物上交中国政府。1960年,经中缅两国多次谈判和会勘边界,正式将班老地区划归中国。他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做好边民工作,使班老后来的建政工作得以顺利进行,为祖国领土的完整和班老地区的社会稳定及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保卫国曾当选为沧源县第四届各族各界代表会议常务委员会委员。1961年1月因病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