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取新火节
四、取新火节
佤族“取新火节”在每年农历五六月份,以村寨为单位进行。节日主要有两项内容:一是送旧火;二是造新火。
佤族崇拜火,认为火是世界形成的一个必要因素。水是万物之源,火是万物之灵,水火相生而相克。过去,为了留好火种,佤族的每个家里都要举行取火仪式,他们灭掉火塘里的旧火,重新取新火。佤族说,闪着星子的火,散落在地上的火,烧到根的火,都是旧火、破烂的火,这些火,是灾难和不幸的根源。因为这样,才奉行祖先的遗言,清除旧火,更换新火。如果不清除那些旧的、破烂的火,就会受到火神的惩罚。它会生起熊熊烈火,烧毁房屋,烧毁庄稼和山林,使人们受灾遇难,不得安宁。
取新火仪式一般选在寨子中心的广场上,或临时搭起的草棚内进行,由寨主或德高望重的老人主持。在要取新火的当天晚上,家家户户要把自己吃的东西煮好,随后灭掉旧火,留下一小包火灰。有的时候,头人还专门组织人到各家各户用水彻底浇熄旧火。灭罢旧火,人们抬起留下的火灰,还有一盅大米、一支香等,一起送到大伙头家里。大伙头收齐大家献来的火灰和礼物后,便指定专人去清除和埋葬旧火。去埋葬旧火的人,手里抬着大家送来的火灰,带着一只小红毛母鸡、一桶水酒,从伙头家走出,直到寨门外山凹处,念咒酹酒,而后把鸡杀了和旧火灰一起深埋在土里,这样,才算把旧火带着的灾难以及它的神灵一起清除、葬送干净。清除了旧火,伙头就带领大家进行取新火仪式。取新火一般采取钻木取火、以木相磨取火的古老方法。生出了火苗,人们便立即烧成熊熊篝火,载歌载舞,庆贺新火的诞生。接着便举行取火仪式。取火时,先由大伙头取火,随后人们才依次用香支点上火苗带回家去,各自生起自家的新火。
各自生起自家的新火后,就要让火种保存下来,不得熄灭。火塘对保存火种起了重要的作用。在佤族的火塘里,总是飘动着几缕火焰,或在火塘里围着很粗的整段栗木等,使之久久不会熄灭。有的时候,在不使用火塘时,便以火灰盖住火炭,使之不至于熄灭,而后在要生火的时候扒开火灰,架上柴火,稍微吹一吹火塘,不一会儿,便又可以靠先前的炭火重新燃起新的火。佤族之所以每年要送旧火,传说是因为旧火容易通人性,通人性后就再也不会很好地守护火塘,要出去作害,所以,趁其未出去之前将其熄灭,防患于未然。“取新火节”也反映了佤族重视防范火灾的良好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