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赵和
十四、赵和
赵和(1949~1999年),男,佤族,云南省沧源县人。1968年9月从临沧师范学校毕业分配到沧源自治县班老公社下班老小学任教,1972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9月被选送到中央民族学院读书。毕业后,先后任沧源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勐角公社党委书记、县长等职。工作中以身作则,不辞辛苦,带领各族干部群众艰苦奋斗,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为改变当地贫困落后面貌而忘我工作,为自治县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和贡献。1985年,赵和参加中缅两国的边界联检工作,并担任中方的副组长。他发挥自己熟悉边疆、民族情况的优势,积极工作,出色地完成了联检工作的各项任务。1988年“11·6”地震,赵和积极带领全县各族人民开展抗灾重建工作,渡过难关。1990年3月调任临沧地区行政公署副专员,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经常深入基层、深入贫困地区调查研究,为当地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出主意、想办法,受到了当地干部群众的尊敬和爱戴。他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认真贯彻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谈话精神,为临沧地区的两个文明建设做出了自己的贡献。1992年8月,调任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在7年多的时间里,全省绝大部分民族地区留下了他的足迹。他经常深入民族地区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探索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子,深入贫困民族村寨访贫问苦,有时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去做民族团结、稳定工作,在平远街、黑树林等地区都留下了他的身影。1996年以后,他经常带病坚持工作,服从组织安排,履行岗位职责。1998年10月~1999年2月,参加省委、省政府工作组,进行畹町经济开发区和瑞丽市的合并工作。他工作中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为云南省民族平等、团结、进步和繁荣,为边疆民族地区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