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砍牛尾巴祭祀
五、砍牛尾巴祭祀
砍牛尾巴是佤族又一重大祭祀活动,与剽牛不一样,主要是驱邪、送鬼、祈祷。过去佤族人认为,人死后变成了鬼,会给活人带来灾难,就必须驱邪送鬼,避免灾难;神灵会保佑人类,人要得到保护,必须祭祀神灵,祈求吉祥如意。这样就必须砍牛祭祀,用牺牲牛的代价驱邪、送鬼、祭灵,并认为这是至高无上的礼仪。
这种牛采用“砍”而不用“剽”是有其含义的。“砍”是鬼神行为的象征,比“剽”更为残忍、无情。砍牛也叫砍牛尾巴。砍牛第一刀便是砍牛尾巴,而且一定要一刀砍断才算吉利,否则就是不吉利。
砍牛祭祀用的牛需严格挑选,一般为棕红色并且体格健壮的半大公牛。选中了某头牛,还要杀鸡看卦,鸡卦不好必须另选一头,直至合乎要求为止。选中的牛不论是谁家的,要多少价就给多少价,不讨价还价。若是公用,有的寨民会乐意献出自家被选中的牛以示真诚,并且借以提高自家在部落中的社会地位。
佤族的砍牛特别粗犷、原始,叫人触目惊心。仪式开始前,人们早已将牛牢牢拴在寨子中央土场中的木桩上,一个手提长刀的大汉在牛周围来回走动,他后面也站着无数个手持各种长短刀器的男子汉们,土场四周站满了助威的寨民群众。
仪式由一个德高望重的老人主持,他举起竹酒杯念诵咒语,声音时高时低,仿佛在用他的虔诚来祈祷神灵。老人念完,将最后的半杯酒全浇在牛背上,然后很快退下。这时,大汉挥舞长刀,贴近牛旁,只见他手起刀落,牛尾巴就被砍了下来,大汉迅速将其甩过附近草房的上空。刹那间,手握各种长短刀器的男子汉们蜂拥而上,争先恐后向牛猛扑过去。只听见一阵阵牛吼声、人叫声、刀戈撞击声,不一会儿,一头活生生的壮牛就被抢砍得精光,仅剩下一滩鲜红的牛血。
在激烈的抢砍过程中,常有几个手臂被砍伤、手指被砍掉的人,而这种情况不但是很正常的,而且是光荣的。抢砍得来的牛肉,多也好,少也罢,都是属于自己的,不再分给他人。牛肉抢光,仪式也就结束了。砍牛祭祀活动往往是男子汉们表现勇猛、刚强的好机会,也是群体或个体富有的一种显现。群体的公祭和较富有个体的祭祀活动,用以抢砍的牛一般都是较大的公牛,以示富有和慷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