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胡玉山
2025年09月10日
七、胡玉山
胡玉山(1880~1934年),男,佤族,沧源佤族自治县班洪大寨人,系班洪世袭总王,官名“昆钟”。胡玉山是“班洪抗英事件”的总指挥。以他为首的佤山各族人民,反帝爱国、英勇抗争,与英帝国殖民主义者进行了长期斗争,为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立下了汗马功劳,是保家卫国的民族英雄。
从1900年开始,英国殖民者就企图把阿佤山划入其殖民统治之内,特别是对富有金、银等贵重金属矿藏的班洪、班老地区,更是垂涎三尺。在利用“传教士”、武力威胁、重金收买等手段被胡玉山、胡玉堂、保卫国等拒绝后,公然撕下伪装,于1934年1月派出250名英军强占了炉房银厂。胡玉山得知后,立即召集佤山十七部落王在班洪剽牛盟誓,誓师抗英。
誓师之后,胡玉山坐镇班洪,派其子胡忠汉、胡忠华和班老王胡玉堂、保卫国率三路民族武装同英军展开了血战。由于武器装备过于悬殊,战斗进行得异常艰苦。胡玉山调动十七王地各部落的人力、物力坚持抗战,支援前方。他多次亲临前线指挥作战和慰问将士。4月,云南省主席龙云委胡玉山为“班洪总管”以示支持。“西南义勇军”到达班洪,与佤山民族武装共抗英军。从2月8日激战开始到5月28日止,民族抗英联军击败了2000余优势英军的进攻,共歼敌数百人。其中,英军高级指挥官卓温就死于胡玉山指挥的佤族武装之手。英军被赶出了国境,向滚弄江边溃逃。直到1934年9月胡玉山病逝和“义勇军”解散为止,英军不敢再来犯境。
为了守卫祖国“葫芦王地”这块边陲宝地,在胡玉山世袭班洪王30多年里,他始终对英国殖民主义者保持高度的警惕。他在英军的重金面前不献媚,在英军强大的炮火压力下不低头,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和硬骨头精神。1934年9月,操劳过度的民族英雄胡玉山在班洪病逝,临终仍嘱其子卫国保边,要“忠汉”“忠华”,勿忘自己是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