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论治
学生甲:本例患者临床表现为频发性心绞痛,属冠心病之严重类型。《难经·六十难》将此病之极重者称之为真心痛,并明确告诫,本病有 “旦发夕死,夕发旦死” 之危险,可见其证之凶。虽两次抢救得以缓解,但直至现在已住院多日,心前区痛闷等症状一直存在。说明冠状动脉扩张药的应用和去除诱因已不能令症状完全消失,提示其常有发展成大面积心肌梗死而致夺命的可能。
老师:该证不仅现症急重,且潜藏着严重的不良后果,但还不是决无生机的死证。因为古代医家对其辨治已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如文献一直把胸痹、心痛、真心痛分列章节,实际是论述了本病轻、中、重型的不同证治。故只要精心辨治,或许还是能逆转病情的。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里立 “胸痹心痛短气病篇”,首先透过脉之“阳微阴弦” 来辨识其总病机,认为 “阳微” 反映了其上焦阳气不足,胸阳不振,“阴弦” 反映了其阴寒太盛、水饮内停之征,二者同时并见,说明其病机是上焦阳虚、阴邪上行,邪正相搏而成。对于其治疗,仲景连出栝蒌薤白白酒汤、栝蒌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等方。以方测治,可知仲景认为对其治疗,首在宣通胸阳,开痹散结。盖上焦阳复则浊阴自降,而阴不上乘阳位则搏结自开。
予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桂枝加桂汤加味。
瓜蒌皮10g,瓜蒌子10g,薤白12g,半夏12g,枳实10g,桂枝15g,赤芍10g,炙甘草10g,大枣15g,水蛭10g,黄芪50g,红参10g,血竭5g(冲),炮附子20g,生姜10g。2 剂。水煎服,每日1 剂。
10 月11 日二诊。上方服完1 剂即感心前区闷压感消失,大便通畅,头闷大减。服完2 剂后自觉十分舒适,治疗信心随之倍增。续上方2 剂。
10 月19 日三诊。精神及面色均明显好转,舌暗减退,脉缓而有力,已无明显自觉症状。
上方去血竭,减水蛭为5g,加炒白术12g。嘱服10 剂以巩固疗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