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现场
2025年08月10日
诊断现场
杨某,男,37 岁。初诊日期:2005 年9 月7 日。泄泻7 个多月。
2005 年春节后开始食欲减退,进食后反酸,呕。未及重视,拖延数日不见好转,方前往医院就诊,经服木香槟榔丸加味好转。但自此开始稀便,且服药始终不止,排出物或为稀烂便,或为水样物,或夹带黏液。初时日一二次,渐发展至五六次,便后肛热、胀坠不适,纳谷日减,形体日消。
大便镜检:有脂肪球,白细胞。胃镜:浅表性胃炎,幽门螺杆菌(+)。肠镜:无异常发现。
因当地中西医治疗泄泻均不止,遂至某医科大学附院求治。诊为肠功能紊乱,肠鸣活跃,服药10 日好转,但停药即发。又转诊于某中医药大学附院,经用理中汤、资生丸、大安丸合方加减治疗,亦服药时有效,而停药即发。后又求治于数位中医,均无明显效果。患者焦虑不堪而厌于就诊。
患病以来体重已减轻15 千克余,腹泻日重,故尚有继续消瘦之势,家人为之十分忧郁。无奈时,其姐想到昔年曾患重证,辗转求医不效,后于我处治愈,遂陪同其弟转诊于余。
刻诊:大便稀烂,时呈水样,日4 ~6 次,便后肛热胀坠不适。困倦乏力。消瘦,慢性病容,神疲懒言。脉迟细,舌质红,舌苔黄。